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一剑折春秋> 第14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2 / 3)

小友的手中被激发的淋漓尽致,可是在铸造这柄剑的时候,我们有些急于求成,没有让它养到足够的‘气’。这样的剑还不够完美,拿出这样一柄剑岂不辱没了我二人名声,待老夫毁了重铸吧!”

欧冶子说着接过宝剑,望了一眼剑炉,就要把剑投进去,目光决绝,竟没有半点犹豫之意。

“大师且慢。”孙武终究于心不忍,毕竟这是第一柄经他的手铸造出的宝剑,也可能是最后一柄。

“铸剑不易,大师可还有补救之法?”

欧冶子沉吟道:“先师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补救之法倒也有,但终究不如新铸一柄的好,长卿小友可要想清楚。”

孙武道:“或许对于大师来说这只是您众多作品中的一个,可是对于孙武来说,它却是唯一的。”

欧冶子当即笑道:“也罢,长卿是性情中人,老夫自当成全。”

随后他找来一块陈旧的凤血梧桐木,亲手制成新剑的剑闸。

“此剑闸可以助宝剑养气,需得三年方可大成,三年间此剑不得沾染血气,否则会逐渐腐朽。”

孙武自然是不理解其中的玄机,可既然是欧冶子大师所言,他只得听从,便打算等上三年。

欧冶子早已经从铸剑一途体会到了人生真谛,由此形成了自己的铸剑之道,经过与孙武多日相处,早已知他之志,待新剑铸成便其离去,叫他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道。

两人都未多言,只道一声:后会有期,便各奔东西。

孙武从北面下山,一路上思量着自己该去吴国还是楚国,两国各有利弊,此时他还没有做出最终的选择。不觉来到山下,又被一名穿着华贵的中年男子拦住去路。当他和对方的目光相接触后,突然发现那人的目光很熟悉,待他感受到对方一身阳刚之气,便突然想到,这个人跟欧冶子很像,似乎是同道中人。

而对方从一开始就在打量他的佩剑。

“公子佩剑非比寻常,敢问可是出自欧冶子之手?”

那人一开口道,孙武便知自己猜测不差,连忙答道:“小子孙武,山野之民,当不起公子之名!不知先生大名?”

那人笑道:“小兄弟既然有欧冶子的铸剑,定然与其相熟,不知道他可曾跟你提过薛某。”

薛烛!孙武脑海中顿时冒出这个人的名号,此人和欧冶子交好,和欧冶子一样也是一名铸剑师,不过他于铸剑一道纯粹是爱好,和欧冶子相比,他更以其眼力闻名诸侯,凡是被他品评过的宝剑,立刻身价倍增,名震九州。

孙武既已确定他的身份,便迎上去解释道:“齐人孙武,早前跟随欧冶子大师铸剑,常听大师提起薛先生的名号。”

薛烛迫不及待的想看欧冶子新铸的宝剑,待他观过剑身,便被惊艳到接着却又惋惜不已,直到他仔细察看过剑鞘后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薛烛急着去追欧冶子,没有和孙武多做交谈。不过分别之际时同样告诫他,三年内不要换剑匣,勿露锋芒。

而今三年已过,孙武遍读兵书,遍观战阵,终于堪破其中真意:剑道,兵道,殊途同归矣!

“先生大才,万中无一,可先生书中所言:兵者,诡道也!于这乱世何益,若人人奉行诡道,弃礼仪,先生岂非始作俑者!”一个声音突然将孙武的思绪拉回,季柔已经不再砺剑,手掌轻抚案上竹简,仔细感触手指下的文字。

孙武见季柔神色认真,便整理心思,良久方开口道:“女士当熟读各家史书,近有郑公克段于鄢,远有胶隔为周间,于阵战之事,武非始作俑者,不过是记前人之事罢了!”

季柔扬言道:“武王与胶隔约,从约,实为守信,以信战,当胜!”

孙武回竹舍取出一卷竹简递给季柔,言道:“孙武只知乃是文王举胶隔于鱼盐之中,后胶隔居商少师之位,至武王伐纣之际,胶隔为武王报信,约战朝歌城外,纣王将新建大军托付于胶隔,若无胶隔临阵反叛!武王怎可轻易取胜!此为用间也!”

季柔似有反驳之意,几欲开口,孙武接着说道:“女士知兵事,通军战,应当知晓武王伐纣之时恰逢纣王东路大军外出平东夷之乱,商朝内无强军,外无援军,不得已以奴隶为卒,刑徒为兵,迎战武王虎狼之师,岂有不败之理。倘若按照女士论断,商周之战,武王当陈兵列阵,等待纣王东路大军平叛归来,双方厉兵秣马于城外,卜良辰,算吉日,而后堂堂正正的一战,如此,周如何得来这天下?”

季柔有口难开,面无敬服之色。

孙武继续言道:“晋公退避三舍,既成全其名,又守其约,终得城濮之战的胜利;楚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一举而霸天下,皆是诡道!若无兵行诡道,周武伐商纣当不知年岁;若无诡计,郑公又如何灭叔段而不遭诟病;若无诡计,晋公如何取胜,楚王如何霸天下!”

季柔眉头紧皱,神色痛苦。

孙武言辞突转,历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