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三十三章 苏轼在登州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三章 苏轼在登州(5 / 6)

士大夫。

所以,赵煦也只是生生闷气,很快就想开了。

赵煦是很清楚的。

朝堂上需要做事的聪明人,但也需要像朱光庭这样坚守自己理念的书呆子。

哪怕是当个吉祥物,哪怕是当个花瓶呢!

更不要说,赵煦一直想着,要在未来将二程的思想据为己有。

所以,他也只是说了两句气话,就重新拿起了朱光庭的上书,然后在上面批示:司马光、吕公著、范纯仁、吕大防,朕之股肱也!韩绛、李清臣、张璪等大臣,亦朕之臂膀也!明道先生遗朕书曰:天地之用皆君之用也!其注释曰: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人君治政则不然,士农工商,皆天子之民,清流浑浊,皆陛下之臣!

其与爱卿共勉之!

批示完,赵煦将笔一丢,把谏书交给一旁的冯景,道:“送通见司,让通见司誊抄三份,两份送保慈宫,一份转谏院!”

“是…”冯景低着头,接过了谏书。

赵煦却是摇头。

是的,朱光庭的这封谏书,是直接送到赵煦这里,而不是从两宫那边送来的。

这既是赵煦日拱一卒后得到的权利——谏官、御史,假若指明给他的上书,两宫一般都不会再过问,直接由他处置。

同时,也是赵煦肯捏着鼻子批示朱光庭的原因——他可是直接跳过了两宫,向赵煦奏报的!

哪怕只是这个原因,也不该对他有什么惩罚。

相反还得鼓励一下!

通见司将赵煦批示的副本,送到保慈宫的时候。

两宫也在苦恼着一个事情。

因为旱灾持续,宰执、两宫祈雨都没有效果。

于是,很多声音,都从各个角落里冒出来了。

一般的人,无论是私下议论,还是公开上书言事。

两宫也都不会放在心上。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事情乃是一个元老捅出来的。

光禄大夫、端明殿学士范镇!

这可是四朝元老,论资历和文彦博一般无二的大臣!

当通见司送来赵煦批示的朱光庭上书,两宫看完后,就都有了想法。

“娘娘,不如去请六哥来…”向太后提议:“毕竟,范学士上书所言,涉及先帝…”

“恩!”太皇太后想了想,也点头应允。

此事,确实也只能请官家来,才能做出决断。

毕竟,事涉先帝的主张,同时牵扯了太祖、仁庙、英庙三代帝王。

于是,便命粱惟简去将赵煦请到保慈宫来。

赵煦得报的时候,诧异了一声,就问着来请他的粱惟简:“太母、母后,遇到何事了?”

“奏知大家,乃是已经致仕在家荣养的故光禄大夫、端明殿学士范镇上书…”

“上书内容,臣就不大知道…只知两宫慈圣皆为之苦恼…”

“范学士?”赵煦诧异了一下。

范镇就是那位抚养范祖禹长大的叔祖,同时也是欧阳修的密友,新唐书的作者。

赵煦即位后,曾下诏请他入京。

但他年纪太大了,家人怕他经不起车马劳顿,所以上书致仕。

于是,加端明殿学士封蜀郡公致仕。

便跟着粱惟简,到了保慈宫,给两宫请了安,赵煦就问道:“太母、母后,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办的事情?”

太皇太后命文熏娘,服侍着赵煦坐到她身边,然后将一纸上书递给赵煦:“范学士上书,言及祖宗宗庙的事情…”

“老身还有太后,皆妇孺也…这种祖宗之事,还是得官家来拿主意!”

这是自然。

此事涉及了先帝、英庙的决定。

也牵扯了太祖、仁庙在宗庙的位置。

若官家是个正常的孩子,她和向太后也就拿主意了。

可偏偏这位官家他不是正常的孩子啊!

特别是正月之后,太皇太后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越来越多的大臣,特别是御史台的谏官,有什么劝谏的话都开始选择向福宁殿独奏,而非向她和向太后进言。

还好这个孩子孝顺,批示后的奏疏,总是记得命人拿来给她和向太后复核。

不然的话,那些谏官到底和官家说了什么?她这个太母都不会知道!

于是,太皇太后自然知道这些动向意味着什么?

群臣,皆归心矣!

要不是官家年纪太小,那些大臣恐怕会迫不及待的拥戴着他亲政了。

至于她这个太母?

不好意思,真不熟!

这自然多少让这位太皇太后,心中有些不舒服。

在不舒服的同时,她也知道,国政的事情,特别是那些和先帝有关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