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三十三章 苏轼在登州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三章 苏轼在登州(6 / 6)

她必须也只能和这个孙子商量着来办了。

这既是为了高家着想,也是为了她的身后名考虑。

她这个太母,今年已经是五十有四了。

慈圣光献享寿六十有一,章献明肃也是同寿。

这意味着她大概率也是差不多的寿元。

所以,每次看到这个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自信,同时越来越聪明的孙子。

太皇太后,都是面带笑容、慈祥。

赵煦却是接过了上书,低头一看。

还真的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呢!

范镇上书,只说了一个事情,内容也不过百来个字。

但却同时牵扯了法统、宗庙和好几代天子!

这事情很简单。

自周以来,历代王朝皆以昭穆为宗庙排序。

父为昭、子为穆,子子孙孙排序下去。

但宗庙之中,从王莽之后就只有九个位置。

所以,这样排序后,总会有人得被请出宗庙,以此保证宗庙的正常。

于是,就有‘亲尽而祧’的制度来补充。

同时,还有着‘万世不祧’的固定的祖先神位。

于大宋而言,自然是太祖、太宗,居万世不祧的位置上。

其他先祖牌位,都要依照亲近而祧的制度毁庙,迁于太庙的东西夹室。

譬如赵煦即位,便祧翼祖神庙,迁于夹室。

而范镇上书,提及的这个事情,则牵扯了从英庙即位到赵煦的父皇即位这一段时间的皇室骚操作。

起初,英庙即位,仁庙神灵入主宗庙,祧禧祖之庙。

这是正常的。

但,赵煦的父皇即位后却选择将禧祖的神位请回了宗庙,把顺祖祧了出去。

这下子就犯了一个昭穆制度的大错。

因为,按照父子昭穆,祖孙同昭的祖庙排序,正常的排序应该是这样的:

禧祖(赵眺)、顺祖(赵铤)、翼祖(赵敬)、宣祖(赵弘殷)、太祖(赵匡)…

于是,按照父在左,子在右的昭穆制度。

太祖皇帝的神位,在迁了顺祖,而保留了禧祖的时候,他很尴尬的出现在右边,也就是居于穆的位置,在宗庙的方位上出现在西方,而不是东方!

而太宗皇帝则出现在了不属于他的位置上——居左,位于昭位,尊于东方!

赵煦的父皇,做这样的选择很好理解。

朕是太宗子孙!

又不是太祖子孙!

把自己的祖宗,放到更好的位置上,这是人之常情。

而且,赵煦的父皇也有理由的。

自古以来三不祧——始祖、太祖、太宗。

所以,保留禧祖儿祧顺祖,合情合理!

若赵煦是上上辈子的他,估计此刻也会做出和他父皇一样的选择。

他低下头去,想起了那些现代网络上的梗。

再看着范镇的上书文字。

于是,赵煦轻声道:“范学士所言,确实有理…”

“太祖自宋州有天下,祖有功而宗有德…岂能使太祖皇帝不得正位东方?”

“如今天旱,恐也与宗庙礼乐不正有关…

“不过孙臣毕竟年幼,所思所虑,难免浅薄…”赵煦笑着说道。

“不如,下都堂,请宰执们都来商议商议?”

这么大一口锅,赵煦当然不会往自己身上背了!

正好,也可以借着这个事情,分散一下朝野注意力。

免得又有类朱光庭的书呆子,胡言乱语。

注:养济院就是苏轼元祐四年在苏州创办的。

但,终究还是多少发挥了一点作用。(明智屋中文没有弹窗,更新及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