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三百三十三章 苏轼在登州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三章 苏轼在登州(4 / 6)

同日,太皇太后、向太后,并驾开宝寺祈雨。

两宫出幸,自然是浩浩荡荡。

光是仪卫就多达千余,更有大量车马景从。

这一天的开宝寺内,汇集了无数高僧,念经声、诵经声整日不停。

然而…

没有卵用!

隔日依旧是一个艳阳天!

太阳照着汴京城,群臣都开始窃窃私语。

于是,群臣共请赵煦驾临大相国寺祈雨。

毕竟,之前宰执们祈雨不成,现在两宫出马也不成。

可不得天子亲自出马了吗?

赵煦当然是想能拖就拖,最好拖到起风的那一天。

只是,他根本拖不了。

因为,汴京已经两个多月没有下雨。

要不是神卫军在京城内外,打的一百多口自流井,陆续开始投入使用。

现在的汴京城的吃水情况,就已经要恶化了。

即使如此,也撑不了太久的。

蔡河、金水河、五丈河这些汴京城最主要的饮水河流的水位都在持续下降。

从上到下的所有人都被干旱影响。

所有人,都像抓着救命稻草一样,看向皇宫。

没有办法,赵煦只能同意,让礼部选一个良辰吉日。

好在礼部尚书韩忠彦,家学渊源,惯会察言观色。

所以,他上报了一个让赵煦满意的吉日——元祐元年二月乙巳(初十)。

两宫和赵煦,在看到这个日子后,都觉得甚好,于是同意了礼部所选的日子。

但朝堂上,却并未因此安静。

反而,开始翻滚起波涛来。

持续的旱灾,给了一些人借口。

特别是当司马光于二月辛酉(初二)再次告病之后,可能是受到了刺激。

于是,便开始了他们的动作。

“朱光庭这书呆子…”赵煦拿着手里的谏官上书,摇了摇头。

谏书上有着贴黄:司马光今年以来,屡被疾矣!陛下宜当早去朝中奸邪,专用忠贤,天意助顺,就陛下太平功业,司马光必安!唯愿陛下早赐睿断施行!

这书呆子,还真以为赵煦对司马光仰慕崇拜!

在贴黄之外,还有贴黄:臣窃唯陛下即位以来,圣政日新,超越古今,然而今日去奸邪,进忠贤,其势易也!

那么他指的奸邪是谁?

如韩绛、李清臣、张璪之奸邪,天下所愿去者也!

忠贤又是谁?

司马光、吕公著、范纯仁、吕大防等忠贤,天下所愿进者也!

原来您已经代表全天下啊!

赵煦玩味的将手中的谏书一丢,讥讽着:“那朕以后干脆都听您这位代表了天下人的正言的话好了!”

只是,赵煦还真没什么办法治这样的人。

因为朱光庭是左正言,他是谏官。

谏官本来就是干这种事情的。

无论说的对,还是说错了,这都是他的职责。

何况,赵煦知道,朱光庭这个人本性就是如此的。

他就是个书呆子。

他上书所言的这些话,大概率就是他的心声。

为什么?

因为他是程颢的弟子门生,五路伐夏的时候,此人在京兆府跟着吕大防一起负责大军后勤供给的时候,就以做事一板一眼,恪守法条儿闻名,号为‘明镜’。

这可不是他自己吹嘘的,更非是士大夫们之间的互相吹捧。

而是有着事实依据的。

当年其在京兆府为官,就连当地的百姓之间有了争执,也愿意找他协调。

人格魅力和道德操守可见一斑!

于是,人称:明镜先生!

若只是这样,赵煦心里面还会打鼓,会怀疑这个人的用心和出发点。

可关键在于——朱光庭在赵煦的上上辈子亲政后,虽然屡次被贬。

但这个书呆子,每到一个地方,都认真为百姓做事。

遇到旱灾、水灾,总是出现在第一线,亲自为灾民煮粥,也亲自察看赈灾的每一个环节,生怕有一粒米被人私吞,以至于日夜不休。

最后竟是因为旱灾严重,而在祈雨时跪死。

所以,他是真的践行了他的老师程颢天理人伦之道的士大夫。

他是真的相信,这个天下万物皆有天理。

也是真的认为,现在都堂上的韩绛、李清臣、张璪都是奸邪。

正是这些人的存在,让国家政治变得浑浊。

他不是李定那样的投机客。

也不是刘挚那样带着私人恩怨来搞政治斗争的政客。

就是一个书呆子,一个恪守自己信念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