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一(1 / 2)

穆浮生离开京城的时候,莲花寺后山的晚桃还没谢完。

她原本打算直接出京,但路过莲花寺的时候,想起那天他们一同挂的红绸,便上去住了一晚。

如今她已不是宫中人,自是不能进内寺的,只在外寺的禅房歇了一晚。

这外寺白日里香火旺盛,夜里鲜少有香客留宿,多是些京中达官显贵人家的老夫人留在寺中听静乐法师讲经,因此那小尼姑听她要留宿,还有些惊讶。

寺里管事看她只有一个人,还贴心地给她安排了单独的院子。

这小院子里也有一颗桃树,只是树上挂没有祈福的红绸。

她在寺里住了一夜,山中静谧,夜里除了偶尔鸟鸣,便再无其他声音。

禅房里放着几本供人翻阅的经书,她随意拿起最上头一本,应是寺里的尼姑手抄的,封皮上写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字写得算不上好看,但胜在工整心诚。

她不太懂这些,从前她母后倒是经常找人来讲经,因此翻了几页便放下了。

第二天一早,她同寺中的尼姑告别,又上了一炷香,便下了山。

路上已有了许多前来上香的百姓,擦肩而过的有未出嫁的娇俏姑娘,挽着亲近的姐妹,不知说了什么调笑的话,绯红着一张小脸,许是去求姻缘的。

有年迈的妇人挽着年轻媳妇儿的,轻声细语地,这应当是去求子的。

还有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妇人上一级台阶一叩首,嘴里念叨着自己孩子的名字,求菩萨保佑他的疾病早日康复。她悄悄将一小块儿银子弹进那妇人的衣袋里,自己快步下了山。

莲花寺山脚下有一座不大的镇子,她去集市上买了一匹马,一副白纱。

白纱覆面,□□轻骑,穆浮生最后看了一眼身后遥远的皇城一角屋檐,此去是天涯海角,万水千山。

她打算沿着新燕,过江南,去长州府,再去其他属国都走一圈。

赵时安提出要修的路,已经延续到了京城附近的几个州府,一路上纵马也不觉劳累,只是下江南还需乘船而下,她又牵着马,便定了一艘大船。

开船前,她在附近的镇子住了几晚,给赵时安写了信。客栈的饭食是她从未吃过的,靠近水道的地方河鲜十分有名,她便接连吃了几天鱼。到后来走的时候,那客栈的女掌柜还送给她一个鱼型的香囊,精巧别致,祝她一路平安。

三日后,船靠了岸。这是一座足有三层高的船,极其气派,茶舍饭堂一应俱全,还能听曲儿或者听书。

穆浮生一上船,便有一个小厮替她牵了马,又引她到二楼客舱。

她住的是一间单独的客舱,里头还算宽敞,一桌两椅,桌上有花盆摆件,还有扇不大的圆窗,雕的是双鱼戏莲,推开窗户便能看见江景。

这船走到江南画州府需要一月有余,起初开船时瞧着还有些新奇,后头便是一成不变的滔滔江水。

幸而她不晕船,前几日她还会去一楼的饭堂用饭,但里头实在嘈杂,甚至还有晕船晕得脸色发白的人险些吐出来,她便加了些银钱,叫小二每日给她送进房里。

船走几天便到一个地方靠岸,歇上几个时辰,若遇上大一些的县城或者州府,还会停靠一个晚上。

有一次她去茶舍点了壶茶,听台上的说书先生说书。一旁坐着的几个人喜欢说闲话,说每到船停靠一夜的时候,这船上的伙计便会去找花娘,将在船上挣的打赏钱都花个干净,第二日又赶着开船前回来。

后来这茶舍她也不大去了,总有人不喜欢听书却还坐在茶舍里,喜欢杂谈闲聊,恼人得很。

停靠的时候她也会下去逛逛,买过岸边小姑娘刚摘的菱角和莲蓬,送给她的一把荷花可以遮住整张脸;还有不合胃口的街边吃食,只好分给了蹲守在酒楼门口的乞儿;有件当地人特有的款式衣裳,却只在店里试穿,带回船上便塞进了包袱里。

一转眼船到了画州府,停靠的时候下去了一大半的人。

画州府是江南第一大州府,地如其名,烟柳拱桥,如同一副画一般。码头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全是吆喝叫卖的小贩。

穆浮生下船,去马棚牵马的时候,看到马的精神还不错。等双脚踏上坚实的土地,穆浮生还是松了口气,老在船上待着,感觉脚步都是虚浮的。

她定了一家临江的客栈,小二听她口音是外地人,还热心地告诉她附近哪里的园子值得一去,哪家酒楼哪道菜最好吃。

穆浮生听那小二的推荐去了一家专门做鱼的店。她走了这一路,几乎每天都在吃鱼,但还是第一次吃到如此鲜美的鱼。大府城的做饭都比其他地方精致不少,口味更是丰富,她看到一道酸甜口的鱼,想着若是赵时安能吃到就好了。

人说江南多才子,穆浮生看着,是比京城更热闹些,不少书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吟诗作对,耳边是戏台上咿咿呀呀的缠绵唱腔。

湖边杨柳依依,夜色朦胧,穆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