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运河书商> 第65章 再闯北京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 再闯北京(1 / 2)

自己选择的路,就是跪着也要走完。

对于未来,李惟藩也没有选择逃避,他还要继续在仕途上走下去,虽然前面充满了各种陷阱与风险。

李惟庆听完堂兄李惟藩的话,顿时感觉自己还是活得轻松,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是,挣的是干净的钱,没有任何担心与焦虑。

要是李惟庆当年也考上进士,步入仕途,他自己是否也要面对堂兄李惟藩类似的苦与痛。

怪不得李惟藩瘦了很多,一方面是每日在琢磨怎样与对手斗争,另一方面,他还要日夜忙于工作,没有背景,只有多勤劳,来弥补自己的短板。

还有一点,李惟藩思念自己的前妻邹秀芝,他也写信劝说她回头与自己过好日子。

但是,邹秀芝已经作茧自缚,她为自己说出的大话,付出了一生幸福的代价。

没办法,李惟藩只好另娶了一位比他年龄小很多的娇妻。

婚后,李惟藩还是发现原配才是最好的,可是,这个想法再也实现不了。

于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李惟藩辗转反侧,还是默念着邹秀芝。

以前两人恩恩爱爱,虽然穷苦,但是日子过得踏实。

邹秀芝的话很刺耳,但是也是间接刺激了他奋斗的勇气与决心。

如此,李惟藩真的应该感谢邹秀芝。

而邹秀芝,依然在娘家孤独地生活,每天做红工,如:刺绣、编织、缝纫、浆染、鞋帽、剪花、面花等,来打发无聊而漫长的岁月。

该走了,李惟庆觉得这样呆下去,也不能帮助堂兄李惟藩解决实际难题。

李惟庆安慰道:“要是以后真的退出了仕途,就来北京跟我干,相信有老弟吃的,就不会让你饿着。”

“你干脆以后在我们济宁开设一家书坊吧,一则呢,我对这里熟悉,也好尽可能关照一下,二则呢,如果我真的混不下去,就在济宁的书坊干,刻书,看书,甚至出版自己的著作,我还是想做一个书生。”李惟藩的话,说到了李惟庆的心坎上,他记住了,以后有实力的话一定兑现。

李惟庆与李惟藩道别,重新坐上了书船,继续驶往北京。

书船经过聊城市、德州市、沧州市、天津市,终于到了北京的通州。

较之南方,北方的风景还是比较萧条,一些山岭上树木不多,像是秃顶的老男人。

到了通州,李惟庆从书船上走下来,感觉到这里的空气开始变得压抑,残酷竞争的味道似乎闻到了。

通州之名本身就与漕运有关,取运河漕运通畅周济之意。

通州地区一直是漕运及仓储重地,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美誉。

通州的大码头,比许镇、拱宸桥的大码头繁忙多了,最多的漕船,船上载满了从南方各地运来北京的漕粮。

可以说,没有京杭大运河,北京是成为不了首都的,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的粮食,只能靠南方供应,不吃粮,皇帝老儿也得走人。

这里也建立了一些漕仓,专门储存暂时不用运出去的漕粮。

“粮食这么多啊,这得够我们村全体村民吃上几辈子也吃不完。”李惟夏看到几百艘漕船激动地说,他作为一个农民,没有见过这样的大场面。

“你知道我们国家多大,多少人在吃皇粮呢,还有多少将士在守卫边疆,他们也靠这些漕粮呢。”李惟庆跟大伙解释道。

大码头也集中了不少商船,搞活了南北经济,李惟庆的书船也包括在内。

大多数商船,由南到北主要运送丝绸、瓷器、茶叶、纸张等,由北到南主要运送棉花和干鲜果品等。

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通州,更是见证了中国经济的繁荣。

“惟庆,可把你盼来了,我已经帮你雇好了车马,你现在是信心百倍进京城了,欢迎你和大家,以后我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有苦同吃,有难同当。”说话的是周大维,他是李惟庆的大恩人,这次又亲自来迎接李惟庆他们。

李惟庆看到周大维比上次瘦多了,脸上的颧骨突出,估计是过于劳累吧。

是啊,一个60多岁的老人家,还在北京琉璃厂操持书肆的大小事务,能不消瘦吗?

李惟庆连忙迎上去,紧握住周大维的手,说道:“真的要感谢您这位引路人,我来北京发展全靠你指点,我以后还得仰仗你多帮助我在北京琉璃厂立足啊。”

然后,李惟庆为周大维介绍了家里带来的乡亲们。

周大维一一打招呼,然后说:“我们乌石村也来了不少乡亲们来为我的书肆帮忙,以后不忙的时候,大家可以坐一起聊天,这年头,要做书生意,还得自己人,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是有道理的,这些北方人靠不住,我的书肆目前没有雇佣一个北方人,你们以后也最好不用。”

李惟庆感觉特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