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运河书商> 第54章 收集书稿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收集书稿(1 / 2)

近水楼台先得月。

作为李惟庆来说,他现在对刻书行业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与规划,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能挣钱的书哪个书商都想刻印,可是,这样的书稿哪里找得到呢。

还别说,李惟庆还真发现了这样的“富矿”,就在金川县的各个村庄。

主要是因为金川县近千年来,人才辈出,文化深厚,很多各领域的专业人才,为后辈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只不过,一些老百姓不识货,把这些精神遗产躺在橱子里,没有让人认识“它”。

金川县,建县于994年,在北宋初。

建县以来,已经有200多名进士,800多名举人,这些人中,为官、为文、为医者等都有业绩。

特别是明朝时期,一共出了十八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其中有两位宰相。

进士中,有一位状元、三位榜眼。

因此,金川县也被称为“才子县”。

这主要得益于当地老百姓崇尚教育,还有雕版印刷业的兴起,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建造等,为这些学子们读书提供了优先条件。

这些许镇书坊刻印的书,金川县的学子们第一时间可以低价购买到,他们刻苦攻读,比其他县学子更容易考上功名。

而这些进士、举人或者一般读书人,他们用文字留下了非常多的书稿,散落在民间。

因为自己或者后代经济基础不厚实,或者是科技水平较低等原因,这些书稿始终没有见天日,没有刻印出来。

李惟庆觉得自己有义务站出来,为自己家乡的才子先辈去完成心愿,让这些书稿成为书籍,让更多人学习。

当然,刻印这些书,也是能够带来很大经济效益的,何乐不为呢。

书商,当然要兼顾挣钱,否则,你的书坊就得亏损,甚至倒闭。

说到医书,市场上质量高的书籍不多,主要是名医不多,很多名医也不会随便去刻印书籍,毕竟自己有名气,怕书籍被盗版,损害了自己的名誉。

金川县明朝时出了全省十大名医中的两大名医,分别是管廷贤与管居中。

这个管廷贤厉害啊,没有考上功名,但是他出生在中医世家,自己也发奋研读医学著作,加上不断实践,医术越来越高明。

据说,管廷贤医治好了一个皇帝宠爱妃子的疑难杂症,一次他被授予“医林状元”的称号。

管廷贤在世时,不断研读《本草纲目》《伤寒论》《千金方》等医学著作,又亲自到山野尝试中草药,写下了大量的医学书稿。

明朝时,金川县的刻书业还不发达,管廷贤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管廷贤临终前交代儿子:“这些书稿很有用,以后有机会出版成书,服务更多患者,我走了,这些药方还在,还能医治好患者,我在地下就能瞑目了。”

可是,富不过三代,自从管廷贤去世后,家境越来越差,书稿也就一代代传下来,放在书橱里,无人问津。

无独有偶,隔壁东临县有一个明朝的状元,曾经做过户部尚书,退休后,家财万贯,在家乡建了一栋拥有72间房的“尚书府”。

尚书多么希望自己的后代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甚至超越自己。

可是,因为家境优越,这些后代养尊处优,沾染了吃喝嫖赌的不良习气,家境越来越差。

到了第八代这里,只剩下唯一的后代,人称“活宝”。

“活宝”是个残疾人,又不去读书,最终守着这栋快要倒塌的“尚书府”过日子,有一顿没一顿。

可以想象,等“活宝”去世后,状元、尚书的荣耀彻底结束,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在李惟庆看来,一个家庭要持久兴旺发达,还是要靠读书,晴耕雨读,读书知礼,书香传家,没有文化做依托,任何家庭都不会走得很远的。

李惟庆找到了管廷贤的后裔管再湾,说道:“听说你手上有你家族老祖宗管廷贤的书稿,现在我准备免费帮助他刻印一本医书,还有稿费与提成收入给你,你看怎么样。”

管再湾是个没读过一天书思想落后的人,他看到李惟庆是个书商,就说:“你们这些奸商,一定是有企图的,我不需要你们的施舍,我的老祖宗把书稿交到我的手上,我就要把它藏好,省得你们拿它去骗人,去获取不义之财。”

李惟庆没想到会吃这样的“闭门羹”,想了一下,说道:“我不是专门为钱而来的,首先我了解到你们老祖宗管廷贤是一名医术高明的中医,曾经治好了皇妃的病,他生前写了很多有关中医的药方手稿,这些药方,要是不服务更多的患者,你的老祖宗在天之灵一定会觉得遗憾,再说,他曾经交代过后代,要把这些书稿刻印成书的。”

一席话,说到了管再湾的心坎上去。

李惟庆又劝说:“我的父亲,一辈子经营书坊,也是留下了很多诗稿,我知道这书稿即使出版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