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镇因水而生,因书而兴。
水生财,水就是许镇的灵魂,没有水,许镇也不可能发展到近六十家书坊,水把雕版印刷的书运送到京杭大运河各大城市售卖,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不讨论政治,这是真实的故事,每天都能在许镇发生。
南来北往的船只,经过许镇的福河,一旦遇到雷雨,水就覆舟;而水波平静时,水能载舟。
许镇人从小就学会了游泳的本领,一般横渡500米的福河,基本上二十分钟就从这头游到那头。
因此,全县其他乡镇的人一旦遇到许镇的人,都要长个心眼,认为他们是“吃活水长大的”,脑子好用,经常戏弄别人。
这不,全县搞得最火的地方就是许镇,这里因为交通方便,刻书业繁华,还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许镇的人接触外面的世界最早,因此,他们很容易接受新鲜的思想与事物。
而赛龙舟,更是许镇一项群众性运动,带来了很多快乐与趣味。
赛龙舟,据说是起源于明初,当时是许姓、唐姓、宋姓几个大姓,互相较劲,在读书、做生意等方面开展竞争。
赛龙舟,当然也是他们要分出一个第一第二第三的好办法。
因此,为了争第一,当年龙舟比赛经常发生械斗,三个姓大打出手,最后县里出面协调,息事宁人。
如今,赛龙舟已经成了整个县的大赛事,附近村庄也参与进来,增加了赛事的激烈与趣味。
许镇有很多造船厂,因此,造龙舟也不是难事,有些村庄木匠多,他们集中起来,一个礼拜就能造一艘龙舟。
端午节就要到了,最近雨水多,是赛龙舟的好时节。
李惟庆接到了通知,县里非常重视这次龙舟赛,设置了奖金。
当然,参赛队伍更看重的是名次,谁也想争第一,这意味着,全县都会记住冠军,以后走到哪里都有面子。
许镇的老牌队伍许姓龙舟队已经开始在福河训练了,他们的龙舟放在码头附近许氏宗祠里。
刻工许经纬前三天就跟李惟庆请假说:“要请假准备刻苦训练,许姓这次力争第一,请大掌柜准假。”
李惟庆微笑地说:“这是全县的大事,我们书坊也要组队呢,到时候我们就是竞争对手,大家不用客气,为了争第一,不必顾忌情面。”
“这个肯定不会谦让,我想,我的兄弟们也不会让,大家还是以实力说话吧。”可工许经纬很有信心,毕竟他们许姓是最早在许镇定居的,有多次夺冠的经历,实力不容小觑。
李惟庆要首次在书坊中组建一支龙舟队,也不是那么容易。
龙舟比赛队员为23人,包括:舵手、锣手、鼓手各1人,划手20人。
这23人,要在近60家书坊找出来,李惟庆也是头疼啊。
毕竟,书坊的人,不像那些种田的人,力气大,划船有力。
好在还有一些书坊有几个力气大的搬运工,李惟庆稍微放心些。
陇西堂书坊,李惟庆派出了自己的弟弟李惟用与刻工刘飞翔。
李惟用还被李惟庆委任为队长,关键时候还得靠自己的兄弟压住阵脚,再说,李惟庆还是想以此机会考察一下弟弟的组织协调能力,这为他以后担当书坊经营大任打下基础。
有些书坊不愿意出人,李惟庆就下了死命令,只要自己看上的队员,必须让他参与训练与比赛,否则,退出书坊协会。
这样一来,没有哪个书坊敢对抗李惟庆的命令,毕竟要在许镇生存,退出书坊协会,等于断了自己的财路。
谁能保证自己的书坊以后不出事,不找书坊协会去协调解决难题。
对于那些没有出人的书坊,李惟庆也有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让掌柜的多出资,这样就没有抱怨了。
钱不是问题,大家都不差钱,人呢,有些书坊实际上是为了赶进度刻书,不愿意让伙计去参赛,与自己刻书业挣钱无关。
可是,这是第一次组队参赛,李惟庆可不想让书坊在许镇丢面子,那样的话,以后在许镇抬不起头。
龙舟建造好了以后,李惟庆就把新组建23人的龙舟队伍拉到福河训练。
许氏龙舟队也在加大强度训练,他们势在必争,第一是他们的目标。
陇西堂书坊刻工许经纬用力地滑着木浆,很专业的样子,这是李惟庆欣赏的地方。
一个人既然在专业的以外的事情上那么专心执着,这样的伙计是很放心的。
李惟庆设想,以后要是陇西堂书坊组建一支龙舟队,就让刻工许经纬领队,这是为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需要。
李惟庆与张文君每次都要抱着李善水来看龙舟训练,李善水很是开心,虎牙笑得让风吹进嘴里。
李善水手上拿着陇西堂书坊的《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