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姜五与柳家上下竟然毫无预兆地全部失踪了,此事极为蹊跷。我们赶到柳家,发现那里留下了大量的车辙印迹,经过一番勘察,我们断定其中向西而去的车辙痕迹为真。向西,正是一条宽阔的河流所在。因此,卑职斗胆猜测,他们很可能是被人掳走,并抛尸于河中。
为了查明真相,我们已经派人沿着河边进行打捞,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发现。我们已经在柳家内外仔细搜寻,可惜一无所获。卑职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已经加派人手,继续深入调查,务求找出蛛丝马迹,揭开这失踪之谜。”
“姜五应该留下什么了,仔细找!”
“是,大人。”
“哥哥,姜五和柳家人都没了,这案子怎么破呀!一定是走露了风声。哥哥,会不会是那个张孟将,他去南边第一站就是柳州,一定是他暴露的。”乐乐分析的也没错。
“有可能,即使不是故意的,但他的行迹足以让人警示了,唉!这人还是不用脑啊!”
“哥哥,要不咱们亲自去啊!”乐乐的小心思,于乐心知肚明。
“别闹了,长乐大赛在即,你不忙这事吗?”
“我,我还是喜欢破案,多有意思啊!嘿嘿。”
兄妹俩正在讨论案情时,有人来见。
“原来是孟学士,快快请坐。不知您来找我有何事啊?”于乐很谦让这位“大学士”,
孟学士,身为孟家嫡脉相承的传人,深得孟学之精髓。他自幼聪颖过人,对孟家学说怀有深厚的兴趣与热忱,日复一日地钻研,终于成为孟学领域的翘楚。他的学问渊博,见解独到,每每开口论道,总能引经据典,令人折服。
岁月如梭,转眼间,孟学士已是古稀之年。他的容颜虽已染上岁月的痕迹,但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依旧炯炯有神。他的言行举止中透露出一种从容与淡定,仿佛已经看透世间百态,超然物外。
尽管年事已高,孟学士却从未放弃对孟学的追求与传承。他时常召集门徒,传授孟学之道,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学问与智慧传承下去,造福后世。在他的影响下,孟家学说得以发扬光大,为世人所瞩目。
“下官见过公主殿下,冠军王殿下,下官此来是有件事想与两位殿下相商。”
“哦!孟学士但说无防。”于乐以礼相待。乐乐则是眯着眼看着眼前的老者,善者不来!
“殿下,老夫认为这个长乐大赛不应该进行,原因是,国子学自古便是为国家孕育栋梁之地,其学子皆为皇室选拔的英才,肩负着国家未来的重任。然而,如今学院内却盛行着百家争鸣之风,诸多学子被这股风潮所迷惑,开始涉足于一些旁门左道,甚至有人沉迷于雕虫小技,忘却了为国效力的初心。
国子学所传授的,皆是历经千年沉淀的正统学问,是治国安邦的基石。这些学子本应潜心钻研,以成就一番伟业。然而,如今他们却纷纷被那些华而不实的学问所吸引,实在是得不偿失。
老夫深感忧虑,殿下此举似乎背离了祖宗法制,使得国子学渐渐偏离了办学宗旨。若是长此以往,大安国的根基恐将动摇。老夫恳请殿下三思,勿要因一时的风潮而毁了国家的未来。”
乐乐听完老头的话,顿时心头涌起一股无名之火,恨不得立刻冲上去给他一顿教训。这老头,说的什么话啊!简直是让人气不打一处来。更可气的是,他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这不是存心捣乱吗?
乐乐心中暗自思忖,这老头究竟是何居心?为何要在即将举行比赛的关键时刻,说出这样一番让人心生疑虑的话来?难道他是想故意破坏比赛,还是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乐乐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心中不禁对那老头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看来,这老头绝对不是什么好人,必须得多加小心才行。
于是,乐乐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她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不能被这老头的言语所影响。于是看向了自己的哥哥。
于乐微微一笑,“孟学士,请问何为孟学之道?”
“哈哈,孟学之道,博大精深,简言之是做人要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所谓孟学之道,就个体而言,是弘扬、践行仁、义、礼、智、信等德行;对社会而言,是弘扬中华之德道:即厚生、爱民,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之道。
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学士老神在在、信心十足地讲道。
“孟学士高论,本王不才,请问孟学之道的恕是何意?”
“恕可是孟学之精髓,恕是以自己的仁爱之心,去推度别人的心,“以心揆心”、“忖己度物”,将心比心,从而谅解别人不周或不妥之处,正确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恕就是宽容、谅解和厚宥,不把自己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