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112章 戏精附体,显眼包夏竦的哭戏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戏精附体,显眼包夏竦的哭戏表(2 / 4)

是和尚。

喝酒吃肉,娶妻生子,逛勾栏瓦舍……

普通百姓能做的事情他们都做,普通百姓不敢做的他们还做。

卖猪肉、开旅店、制墨冶矿、开典当行(即质库,高利贷)、开赌场、甚至拐卖妇女……

只要是赚钱的生意,都有汴京城和尚们的身影。

而朝廷之所以没有动这群和尚,有多重原因。

其一,源于宋太宗定下的国策。

太宗曾言:浮屠氏之教,有裨政治。

宋太宗认为,佛教有助于规范百姓道德,兴佛可劝天下。

这导致大宋开国之后,建立了许多佛寺,印制了许多佛经。

帝王祈雨、祈福、或有重大的祭天庆典,也都会选择在佛寺中进行,这导致僧尼的地位与日俱增。

其二,和尚可为朝廷牟利。

比如,大相国寺万姓交易的所有摊位都是收费的,还有各种香火钱,各种诵经活动等等。

其中,最赚钱的还要数度牒。

度牒,即僧人的身份证。

在大宋,想要成为僧尼是需要参加考试的,且难度不亚于科举考试。

每个地方的僧额都有定额。

而证明僧尼身份的,便是度牒。

自唐开始,持度牒者便可减免赋税徭役,而到了大宋,犯罪之人若剃度出家,取得度牒,罪名可以既往不咎(如水浒的鲁智深,武松做行者是因没钱购买度牒)。

多一张度牒,就是多一条命。

这使得度牒成为了硬通货,达官贵人们都愿意囤积。

见有巨利,朝廷也开始制作空头度牒。

对朝廷而言,一张度牒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对外售出可卖一百三十贯,可谓是暴利。

而和尚们囤积度牒,倒手去卖,甚至能卖三百贯一张。

……

半个时辰后,苏良来到了御史台。

而此刻。

包拯抓捕大相国寺和尚和两名官员的消息已经在各个衙门传开了。

苏良听到周元的描述后,只感觉甚是辣眼睛。

昨晚,足足有四十多个女伎被抓。

屋内现状,白花花一片,实在难以言说。

那群和尚玩得实在太花了!

与此同时,包拯一大早便去面圣了。

片刻后,御史台得到消息。

包拯建议令全城百姓主动揭发汴京僧人罪行,在惩处一批僧人后,望朝廷下令,禁止僧尼经商。

至于赵祯,大家不用想就知道,肯定不会同意。

这里面牵扯着祖宗之法。

且年节之下,突然搞这种事情,大宋的脸面岂不是在外国特使的面前都丢完了!

这时,新任首相陈执中气呼呼地跑到垂拱殿,弹劾包拯没有将此事汇禀中书省,实乃擅自做主行动。

包拯对此解释道,事发突然,他在抓过人后,已于清晨向中书汇禀。

其实,这就是个托辞。

若中书知晓此事,包拯绝对抓不到一个人。

包拯对此甚是明白,他就是想趁着这个时候,彻底整治一番这些披着袈裟的恶商们。

很快。

官员们就开始陆续前往垂拱殿面君或呈递奏疏。

有人希望将此事压一压,年后再办。

有人称此事不过是年节时酒后乱了秉性,重罚几人即可,不必牵连到所有僧尼。

还有人称包拯不听中书之令,依势犯上,应当重惩。

……

此事令整个朝堂都热闹起来,被搅和地甚是头疼的赵祯当即宣布,午后廷议此事。

午后,垂拱殿内。

两府三司、翰林院、御史台、谏院、开封府等各个衙门的官员齐聚。

赵祯微微皱眉。

他本以为小年过后,下一次朝会便是元日大朝会了。

哪曾想,突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丢人现眼的事情。

包拯率先出列,高声道:“官家,臣昨晚抓捕这些人,并非一时兴起,在翻阅过多件开封府僧人犯案的卷宗后,臣便想着铲除这群披着袈裟的败类。开封府僧人,苦百姓久矣!”

“开封府僧人,喝酒吃肉、娶妻生子、包养小妾,这些有违佛法,私德不检的行为,臣便不再赘述了。朝堂之上,人人皆知。”

“今日臣要讲的,乃是他们对朝廷与百姓的危害!”

“其一,僧人私建质库,收取百姓高额息,以利滚利,有些百姓甚至被逼良为娼,卖儿鬻女,甚至选择跳河自杀。”

“其二,利用僧人身份敛财。一个个身披袈裟,却腰缠万贯,将百姓良田化为寺田,将百姓之产化为个人之产,穿佛衣而做恶魔之事,赚得都是侵民之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