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好前三甲后,朱元璋又亲赐鲁修三人冠带朝服,以及宝钞百贯,随后又和赵瑁宋讷等人一起定下后面的进士、同进士名次,才结束了这次殿试。
众学子出了皇宫,宫门外早已准备好了伞盖、仪仗,这是给状元准备的。
朱元璋这次特意钦点了得罪群臣最狠的郑志华为状元,这让群臣更是不满但又无可奈何,纷纷把这个新科状元连带着他的老师奸佞李伟一起记恨上了。
除了中状元的郑志华,叶青云和鲁修这两个榜眼和探花也都有随从相送,一路上敲敲打打,给送回了各自的家。
京师西城,一处接近郊外的地方,郑志华在仪仗随从的护送下来到了家门外。
他的家是一处土墙围起来的破败小院,家里自从没了父亲这个支柱,日子过得一直非常艰辛,若不是李伟的接济,别说上学了,他和母亲还有个妹妹,都得忍饥挨饿。
此时听到动静,他的母亲和妹妹都已经等候在了家门前。
他的母亲是位三十来岁的妇人,这个年代女子结婚早,郑志华都十六七了,他母亲才刚三十初头。然而此时这个三十初头的妇人,却完全没有后世那种风韵犹存的样子,蜡黄的脸上已经有了不少皱纹,再加上破旧的麻衣,说她四五十都有人信。
至于他的妹妹则是个十二三的小姑娘,脸上也是面带菜色,显然过得并不好。
郑志华将仪仗随从抛在身后,快走两步到母亲身前噗通一声跪下:“娘亲,我中状元了!”
“我儿……中状元了!?”
他的母亲呆愣愣的望着他,一时难以置信。
“是啊娘亲,你看这仪仗,还有我身上的朝服,都是陛下钦赐的!”
“我儿中状元了,中状元了……”
他的母亲看着他身上华丽的袍服,喜极而泣,嘴里不停的呢喃着,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一边擦拭眼角的泪水,一边上前将他扶起。
“快起来,别跪着了!”
郑志华边顺势站起,边道:“娘亲,这是大喜事,你怎么还哭了?”
“娘亲就是高兴的,高兴的!”
他母亲使劲擦掉泪水,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的妹妹有些怯生生的躲在母亲身后,看着送他回来的那些依仗随从。
郑志华安慰了几句后,便走回去向那带队的礼部官员道谢:“多谢这位大人,我已经到家了,大家请回吧。”
这个官员本来就对他这位状元颇为不满,此时见他一点眼力见都没有,连点喜钱都不给,脸色顿时更加难看。
不过在瞥了一眼他家的这破院后,这官员也知道挤不出什么油水,只能拉着脸拱了下手,便转身带着仪仗队离去。
郑志华一家目送这群人离开,周围的看热闹的邻里又凑上来道喜,甚至有些富裕的已经带着礼物上门。
一阵热闹过后,郑志华和母亲、妹妹回到家中把门关上,他的母亲面带笑容的打量着他这身状元服,过了片刻,突然出声说道:
“小华,你能有今天多亏了恩公,你可不能忘了啊!”
郑志华笑道:“娘亲放心,儿记着呢,一辈子都不会忘!”
他的母亲听到这话,才放心的点了点头……
与郑志华家相似的场景也发生在叶青云家里,叶青云家里人多一些,不但有母亲在,还有叔伯,原本这些对他们爱搭不理的亲戚们此时都变得热情无比,邻里街坊也是一样。
也就是他们离京较近,这些亲戚邻居都没准备好,那些稍远的,登科之后回到家中早已有富商拜见,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切,包括打点随从的喜钱。
相对于两人,鲁修的情况要好一些,毕竟他父亲本就是军器局的大使,虽然只是不入流的小官,但因为李伟的关系,身份地位也不低。
得知鲁修高中,鲁提也非常高兴,心中更是庆幸当初果断的把这个读私塾的儿子送去了李伟的门下,若不然,凭他自己读书科考,这辈子连个举人也不一定能考得上。
包括三人在内的几个学生,在回家后都被家人叮嘱一番,要他们牢记李伟的恩德。众位学生也都记在心里,在安顿好家里后,便一起去拜谢李伟。
明黄书院的小破院里,李伟坐在上首,方孝孺陪坐一旁,众学生齐齐下拜。
“承蒙老师的悉心教导,学生们不负所望,今日登科特来谢过两位恩师!”
小小的院落里,不仅有郑志华鲁修三人,还有其他中了进士的学生。
李伟看了看他们,满意的点了点头:“你们能高中,老师也很高兴,不过要记得戒骄戒躁,今后入朝为官更得守身持正,切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一旁的方孝孺微微皱眉,提醒道:“是不要辜负陛下的期望!这些学生能科举高中最重要的还是陛下准许开了恩科!”
“啊对对对。”李伟敷衍了一句,继而望向鲁修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