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死不瞑目。”伍员的声音洪亮,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孙武可以肯定,季柔定然是清清楚楚的听到这番言语。
不过季柔的反映却出乎他的预料,伍员作为楚国重金悬赏的头号逃犯,这个曾立志颠覆楚国社稷之人,季柔居然连正眼都不看他一下。
或许她也颇为同情伍员的遭遇吧!毕竟是楚王冤杀了伍氏一族,那伍奢贤明远播,本是朝中重臣,对楚国的忠诚毋庸置疑,楚王却在费无忌的挑唆下将其赐死,而后非但不知悔改,为斩草除根,又设计诱杀伍员的兄长,整个伍氏一族只有伍员察觉到楚王杀机,有幸逃过一劫。
据孙武所知,当时楚国上下曾无数人为伍员一族鸣冤,上书劝诫楚王者如过江之鲫,甚至还有人暗中收买刺客去刺杀费无忌;然而令楚国上下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一年便传出消息,伍员已经偷偷逃往了楚国最大的敌人吴国,甘愿为吴王驱使,为其出谋划策,并且于两军阵前扬言此生必毁楚国社稷,诛楚王之首。
而后几次吴楚交战之中,伍员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所言非虚,他于边境战场上斩杀无数楚国军民,连战败受俘的楚人都不曾放过。
如此一来,伍员在楚国的旧友便纷纷与其决裂,楚国上下再无人为伍氏鸣不平。
“颠覆楚国社稷,任重道远,非一时之功,也不知此生是否有机会如长卿这般隐居山野。”
听闻伍员如此感叹,孙武暗道一声:祸事啊!
果然,那季柔听到伍员说出要颠覆楚国社稷,一瞬间便换了颜色,即使她曾经同情过伍氏一族的悲惨遭遇,也断然不会允许伍员去摧毁楚国社稷,随手抽出佩剑,起身准备刺向伍员。
孙武一直在旁边小心观察,待察觉到季柔神色不对,熟悉的杀机突然从那双灵动的眼眸中涌出,他眼疾手快一把按住季柔的肩膀,凌厉的目光刺向她的双眸。
——住手!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季柔力气远不如孙武,试了几次都没能挣脱孙武的束缚。但是,她却不惧怕孙武责备的目光,以同样的凌厉眼神回击。
——松开!此人欲覆灭我楚国社稷,必须杀了他。
孙武当然不会放手,两人就这么僵持起来,竹舍中闲逛的伍员突然望向这边,季柔的杀伐之气太重,伍员不可能感受不到。
他转身看向季柔,非常不理解眼前这人为何对自己抱有如此敌意。
孙武顿感无奈,连忙挡在季柔前面,解释道:“这位是孙武小友,躺在床榻上的老妇是其阿母,昨日于田垄间被伍先生帐下甲士砍伤,小友心中难免有些怨气,请伍先生莫要责怪。”
伍员闻言,惶恐万分,立刻上前致歉,姿态压的极低,恳求道:“小兄弟实在是对不住,伍员回去一定重重责罚那三位甲士,并为小兄弟送来姑苏城最好的伤药,小兄弟若不解气,尽管斩伍员一剑。”言及此处,他已经解下佩剑准备交于季柔。
季柔眼睛乱转,而后竟散去一身戾气,收剑回鞘,拾起湿布为吴娘擦拭脸颊,不再理会他们二人。
孙武总算松了一口气,心道:季柔倒是一个行事果敢之人,知道无法一击必杀,便不再暴露杀机。
此时若是季柔当真与伍员拼杀起来,那么他可就难办了。
伍员躬身再拜,并承诺为吴娘供奉最好的膳食,而后继续在竹舍里闲逛,四处打量,看到一卷卷书籍,便拿起一些观看,在这里有很多兵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令他感兴趣的东西,比如那些关于战事的记载,包括战前分析和战后总结。
待读过几卷类似汇总,伍员看向孙武的眼光愈发崇敬。
“唉——伍员早年也曾读书无数,自诩文武双全,傲视九州,今日得见长卿方知天外更有天更高,单单凭这些见解,长卿就足以称得上兵法大家!”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胜负见矣!若战前皆以长卿这般谋算,如何不见胜负!长卿一席话便将战事之道言尽矣!”
“最近几年的战事皆有所记载吗?”伍员在竹简堆里翻找。“可有吴楚之间的战事记载?”
孙武答道:“凡是长卿能及时赶到的地方,都进行了战地观察,皆有详细记载。”
然后来到伍员跟前,随手从一堆竹简中抽出几卷。
“这些便是了。”
伍员接过竹简,便席地而坐,认真的翻阅起来。
近几年吴楚之战或多或少都有他参与谋划,作为直接参与者,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两国的战争,也许会有更加深刻的领悟。
这时,吴楚之战的另一方参战者,季柔也悄悄走了过来,她的眼中似乎有更多的疑惑,不过碍于伍员在此,不好直接询问孙武,只得学着伍员席地而坐,拾起伍员翻过的书简在一旁默读。
孙武乐见其成,既然都是读书人,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