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不然,你小子就准备给你的父母收尸吧!”
迟迟没有等到祁子舟的回答,董狄愤然离去。
祁子舟深谙世事难料,今时今日,不管自己如何抉择,等待自己的都不过一场利用。
如若自己是孑然一身,他倒不惧。可这群狗仗人势的宦官,以父母性命相逼,兄长至今下落未明,自己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几日后,祁子舟再次与董狄相见,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我需要见一下他们。”
祁子舟向董狄简明扼要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董狄见状挑了挑眉,宣人将祁盛与荆慕瑶带了过来,给了他们半炷香的时间单独相处。
“舟儿!”
祁盛与荆慕瑶见着眼前的儿子,不禁泪眼婆娑。祁子舟看着饱经风霜的父母,小跑过去握住了二老的双手。
“孩子,没事就好……”
自从上次儿子被官府带走,已有许久未见,祁盛为子担忧的心总是悬着的,如今见他安然无恙,这才稍微放心了一些。
“爹,娘,孩儿不孝!让你们受苦了!”
祁子舟“扑通”一声跪在祁盛与荆慕瑶身前。
“舟儿啊!人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荆慕瑶紧紧抱着祁子舟,哭成泪人。
“舟儿啊,在这水深火热的宫中,举步维艰,咳咳…到处都是别人步步为营的算计,你可要小心啊!咳…”
祁盛担忧地望向儿子。
“爹,娘,今日相见,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不过你们放心,郭贵妃这行人目前不对对我怎样,倒是你们,今日出城后,一定不要再回去了,寻个隐秘安世的地方,这样,方可放心。”
平时沉默寡言的祁子舟这时因担心他们的安全,也是滔滔不绝。
“兄长可有下落?”
闻言,荆慕瑶便哭的更狠了。祁子舟的心里也是一跌。
“你大哥如今下落不明,吉凶未卜。不过凭他本事,一般人奈何不了他。”
常言道:知子莫如父。祁盛回忆着:
祁天道之母荆慕瑶出身宦官之家,虽不是什么名门贵族,可在当时的汾州,荆府也算小有名气。
外出游山玩水时,碰到了行侠仗义的祁盛,一见倾心。
不顾父母阻挡,与祁盛成婚,膝下二子,日子也算过的惬意。
祁家虽贫寒,孩子们的出世也让荆慕瑶担心,在这样“吃人”的世道里,想求得生存,身无可傍之技,难!!!
祁天道从小正义凛然,喜舞枪弄棒,于是荆慕瑶便将他送至自己的娘家,跪求由荆父亲手教导,练就一身本领。
荆家父母虽疼爱孩子,可总是碍于颜面,总觉得祁盛身份卑微,不愿成全二子。
荆慕瑶再三恳求后,才答应让祁天道他们两兄弟入府学艺半年。
来到荆府后,兄弟二人每天勤学苦练,武艺日渐精进。
有一次,荆父见兄弟二人习武之余在庭中嬉戏玩耍,以为他们玩心过甚,便带亲自他们二人跪于祠堂一个时辰。
事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告诫他们少年二人,时光的珍易逝,也令他们需要珍惜少年时光,珍惜少年理想。
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他们习武二人虽对当时的教导不以为意,可在后来的日子里,兄弟二人除了习武之余,甚少贪玩。
荆父见了也是满眼欣慰。每逢遇见二人习武,总会在一旁悉心教导。这天无聊了他便说一些家喻户晓的故事给他们听:
“从小就一副小大人模样的司马光,勤奋好学,聪明过人。他曾用一段圆木制作睡觉的枕头,取名为“警枕”。夜间,只有圆木一滚动,他就醒来,披衣下床,挑灯夜读。”
听到这里,祁子舟总是开怀大笑,有模有样地学着古人的模样。荆父也觉祁子舟聪明甚慧,于是将自己随身佩戴的玉玦赠于了祁子舟。
夜晚之时,他便以自己习武的梢棒为枕,手捧玉玦细想着,那是第一次,他认同了整天板着脸的荆父。
古人的勤学无人可比,他们的冷静沉着更是非凡。
曾当机立断为救友举石砸缸,这份气魄,胆识让祁子舟赞叹不已。此后,每日习武,他总比兄长起的更早,练得更久。
然在所学技艺中,祁子舟的骑马射箭总是脱颖而出,让人耳目一新。
而自己的大哥祁天道则更精于长枪一技。
兄弟二人坚信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堂堂正正的好男儿,上阵杀敌,立下赫赫战功!
从荆府学艺半年后,兄弟二人拜别荆父,回到家中。
然而祁天道学有小成,颇为自负,行到之处,必定臭名远播!
这次当街冲动怒打王壮后,见惹下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