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的一个星期老师每天都会发孩子的情况,从进园到离园几乎不间断。
孩子在园区的时候很乖,除了想睡觉的时候有点吵之外都不哭不闹,和同学也相处得很好。
班里的孩子基本都比他大,老师会教要爱护弟弟。儿子也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他们之间有一种神奇的相互沟通的语言。
看着老师发过来的儿子哈哈大笑的视频,我想提前入园也许是一件好事,能早一点接触外界,锻炼他的社交能力。
习惯上面也会很大改变,比如和同学们一起吃,一起睡,一起玩,休息时间都相对固定。
托育当然也不止是带孩子,老师还会发相应的课程,什么感统早教课,颜色认知课等,比我和王浩专业,内容也更丰富。
另外每天晚上还有老师发孩子的生活日记,吃了什么,吃了多少,拉没拉臭臭,什么时间睡的觉睡了多久,上课的表现等,十分详尽。
总体我还是比较满意,唯一一点让我觉得不舒服的是,儿子还不会走路。
查看实时监控时发现大部分自由活动的时间儿子都在地上爬行,并且班里不会走路的就他一个,显得格格不入,每天回家裤子膝盖和衣服下摆都比较脏。
不是老师带的问题,专家还说就是要爬够一定的时间对感统发育比较好,就单独作为家长来讲,还是于心不忍。
于是我买了很多辅助走路的工具每天都到楼下锻炼半小时左右走路,有学步带,类似绑住孩子的肩,从两肩上来挂一个横杆,供大人抓取不用弯腰,又可以在孩子走路不稳时及时给力,防止摔倒;有学步车,推着可以走的一种架子,很多专业人士都不建议坐在车里可以脚蹬地走的那种学步车,称会影响骨骼发育形成罗圈腿,宁可信其有。
刚开始不愿意站,一出门踩地就往下坐,坐下去就想爬着走。
我和王浩两个人轮流提着学步带,不准他坐,先从改变他的习惯开始。他其实可以站,在家里的围栏里扶着围栏走得可好了,真正走的时候就不愿意。
大概走了十多天,进步非常大,这个时候一放他到地上,他就可以独立站立几秒钟。
接下来又慢慢锻炼他的平衡性,从刚开始的东倒西歪,到后面就越来越稳,直到可以单手牵着走,我们就淘汰了学布带,而是改为小型购物推车。
这样大人可以单手牵着他,他另一个手推着小推车走。后来就不需要牵了,自己可以推着小车走几步,到最后可以独立行走3步,4步,5步。
从锻炼他到会走一小段,大概花了一个月。
这期间我们正常上班托育,也会喊老师带着练习,老师也会发来孩子会走的视频,我很欣慰,他可以如此快速的成长。
从粘人爱哭小小婴孩到上托班不哭不闹,从什么都不会到牙牙学语喊爸爸妈妈,再到蹒跚学步,每一段成长他都会带给我惊喜。
王浩也自从婆婆走后存在感多了起来。除了原来的兑奶粉洗奶瓶,主要还多了一项陪玩。
以前都是我或者婆婆陪玩居多,似乎现在他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读睡前故事,偶尔送孩子入园,接孩子放学等,做辅食等。
从原来的孩子一给他就开始喊婆婆或者喊我快来,到现在可以单独带孩子一整天不出任何意外,从婆婆走之前东东基本不要王浩抱,到现在粘他,也改成成长了许多。
所以并不是男人带不来孩子 ,不会带孩子,只是有人已经替他分担了原本该他分担的责任,比如公公婆婆介入或是岳父岳母介入,又或者妻子本身自愿承担过多,他也乐意偷懒,不去面对。
等到不得不的时候,他依然可以撑起来。男人的成长看起真的很简单,而女人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比如身体,比如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