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澜和张静被他逗笑了,三人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起来。
不一会儿,鱼块眼见没了。
张大炮抱怨道:“烧个菜抠搜搜,也不让人吃得快活!”
“大炮,你不是说不饿吗?早上的两碗红薯稀饭加四块糍粑……对了,还有刚才的两块,这么快就消化完了?”张静笑嘻嘻地打趣道。
“本家,实不相瞒!洒家是三国名将张飞,梁山好汉李逵转世。我这体格,凭谁问,大炮哑火,尚能饭否?”张大炮得意洋洋地说道,说完之后,他还朝余澜眨了个眼。
余澜哭笑不得地看着,心道:来我家后,我不让你玩游戏、刷短视频,让你看书,你看了几天便卖弄起文采了!
不过,他并没说什么。
而是起身切了点大白菜和豆腐,加入了鱼锅之中。
“把子,这又是什么吃法?”张大炮忍不住问道。
“吃热锅没有配菜怎么行呢?这大白菜和豆腐与筒鲜鱼是绝配!它们在吸收鱼汤之后,味道相当不错,可以下酒,也可以下饭。”
“若是口味重,加入大蒜苗、香菜、菠菜、大葱啥的也行!”
三人又吃了一会,张静发现余澜并没有准备主食。
“不好意思,今天瞎忙了半天,竟然忘记煮饭了!”张静说道。
余澜不说话,起身掀开锅盖,从中拿出一个锅盔形的馍馍来。
“主食火烧馍!”余澜说道。
张静和张大炮对望一眼,他俩都没见过这种馍馍。
这玩意像是蒸出来的,又像是烤出来的,能当主食?
余澜不搭话,他将火烧馍放在砧板上,切成三角形的小块,装盘后端了过来。
“实在抱歉!咱们在学校时几乎一直吃面,我都忘记给你们做面食了。特别是张静,原本很少吃米,结果由于我的疏忽,让你吃了这么多天的米。”
张静微微一笑,说道:
“没事,入乡随俗嘛!我吃米也能吃得习惯,你就不要自责了。”
中原人把吃米饭叫做吃米,余澜去郑城上大学的时候才知道。
听张静如此说,他便释怀了。
张静拿起了一块火烧馍,左看右看。
只见馍面金黄,馍瓤松软,闻起来香喷喷的,令人垂涎欲滴。
她忍不住问道:
“我吃了几十年的面了,怎么没见过这种馍?”
余澜笑道:
“这也是我们豫南特色,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做。我们这地方处在南北分界线上,既吃面,又吃米。春秋战国时期,有楚头燕尾之称,现在更是处于三省交界地区,所以融合了多个菜系,杂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很多特色美食。”
“拿这个火烧馍来说,它要选面、和面、发面,有一整套的制作工序。”
“做完了这些,便是蒸煎了。蒸煎的关键在于火候的控制,火候大小长短,直接关系到馍的口感、色泽,以及脆、香度。”
“同时,它的精髓在于,用木材烧完之后的炭火来蒸煎,不带一丝烟味。”
张大炮听得云里雾里,喃喃道:
“怪不得我要去掀里锅锅盖你不让呢,原来那时就已经做上了啊!”
张静没说话,而是拿起来咬了一口。
嘎吱!
随着一声清脆悦耳的响动,一小块火烧馍进入了张静的嘴中。
她鼓动着腮帮子,缓缓咀嚼,含糊不清地说道:
“嗯……确实好吃!外焦里松,嚼久了有一丝甜味。”
“那是小麦自带的甜味,我做火烧馍都不加糖的,他们有些爱吃甜食的喜欢加糖,我却觉得火烧馍原汁原味最正宗。”余澜说道。
“把子,这馍看上去硬邦邦的,不会很硬吧?我牙口不太好,吃不动太硬的东西。”
余澜一愣,随后笑道:
“放心,它外皮酥脆,内部松软,一嚼就烂,不会卡牙的。”
张大炮还是不放心,他拿起一块,轻轻咬了一口。
果然,外皮酥脆,内部松软,越嚼越香,越嚼越甜。
“好吃!真的好吃!把子,你手艺太好了!”
张大炮赞不绝口地说道。
张静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说道:
“大炮,你真能吃!”
张大炮一边吃,一边正色说道:
“能吃是福!想当年,俺在高中篮球队的时候,别人用碗吃,我用盆吃。结果,还没放学,我就又饿了。”
“能吃有什么不好?再说了,你好像也挺能吃的呀!”
余澜笑道:“反正,我只负责掌勺,不负责长胖!”
两人也笑了。
由于三人吃了一锅筒鲜鱼,此时再吃火烧馍,便慢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