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第一个反对了:“吃那么多做啥,费钱。”除了年轻时在官宦人家做工时她曾吃过三顿饭,回到家乡她都是吃两顿的,她吃了大半辈子了,很难改变。
许大木看了一眼儿子,问:“你是不是最近书看得太多,吃两顿饭吃不饱?”
许故看着许大木的眼睛,承认了:“对,儿子觉得两顿饭太少了,吃不饱。”
许大木道:“那没事,跟从前一样,让你娘给你加一顿好吃的。读书费脑子,是该吃些好的补补,要不没精神。”
许故微微皱了皱眉,道:“爹,早上您跟兄嫂要去上工,第一顿饭得巳时才吃,中间要干两个时辰的活儿。不吃饭饿着肚子哪里有力气?再说,三个孩子还在长个子,饿太久也不好。”
敏儿听到自家二哥称她是孩子,心里一暖。她已经十三了,马上就及笄了,早就不是孩子。可二哥却说她是孩子,当成孩子一样照顾她。想到昨日二哥还专门去县城给她找绣花的铺子,她开心极了。
“没事儿,我跟你兄嫂都带着干粮呢,饿不着。”许大木道。
许故道:“天气凉了,干粮都是隔夜的,吃了也不暖和。倒不如每日卯时吃一顿热乎的去上工,这样也不怕闹肚子或者感染了风寒。等晚上回来时,虽然申时就吃过饭了,难免也要饿,倒不如天黑之后咱们再吃一顿。卯时一顿,午时一顿,晚上一顿饭。”
若是旁人提这个意见,许大木夫妇肯定不会同意,但提这个意见的是家里最有出息的儿子,他们难免有些犹豫。
许故继续道:“费不了多少钱的。如今儿子不用去应酬,还能抄写书。虽然粮食收成不好,但咱们花的也少,进项还多,攒下来的钱会比之前还要多的,够儿子去科考了。”
许故之所以今日提出来这个要求,也是因为昨日他赚了不少钱,而且昨日爹拒绝了他的提议。他知晓这会儿是个好的时机,这时说最容易让人接受。
孙氏最听儿子的,听儿子说了这一会儿,她就想同意了。再者,她也心疼老伴儿,一大早饿着肚子去上工。她看向了许大木:“孩儿他爹,要不就同意故哥儿的话吧,你早上饿着肚子干活儿也不好。”
许大木看了眼大儿子和大儿媳,瞧着他二人希冀的目光,道:“就按老二的意思来吧。”
他这些日子也回过味儿来了,二儿子跟从前不一样了。他们有什么好东西都是紧着二儿子,从前儿子还接受,现在却要顾忌着全家。他估摸着是前些时候老大两口子提的意见被他听到心里去了。要不然孩儿他娘给他送鸡蛋水他不会拒绝。
如今最重要的还是二儿子读书的事儿,不能饿着他了。既然他不想一个人吃,那就全家一起,这样也能让老大两口子心里舒服些。
最主要的,还是许故如今赚钱了,还不出门应酬了,家里开销小了,来钱的渠道多了,所以许大木才能答应下来。要是还像从前一样,他也很难答应。毕竟,家里的确没钱,想吃三顿饭也吃不起。
只是,有些话他不能不说。
“咱家也不是啥富贵人家,今年地里收成也不好,吃两顿饭也很勉强。吃三顿饭完全是因为老二。一则,老二如今能给人写牌匾,还能抄书赚钱,家里多了不少进项。二来,他要读书,不能饿着肚子。既然他不想一人吃,想照顾着大家,那便一起。你们须得记住这些才是。”
众人看向了许故,眼神中充满了感激。
这倒是让许故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吃过饭,许故又去读书了。
今日天冷了许多,许故加了一件薄袄。他依旧没有关窗户,这样能让他脑子更清醒一些,光线也更好。
许故前世虽然是文科生,但毕业多年,初高中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而且,即便是文科生,也只有语文书上学文言文,其他科目是不学的。这些知识对他而言都像是崭新的。
本来觉得会特别困难,可渐渐地,通过一次次背诵《大学》《中庸》这些文章,又理解了意思,他有了些成就感。
虽然科考这座大山对他而言依旧难,可他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困难虽多,但分成一部分,一点一点攻克,总有一天会攻克。
第二日一早起来,许故发现孙氏和许敏儿去厨屋做饭了。
洗漱过后,他又站在院子里背书了。随着天气渐冷,早上天亮的越来越晚了,这会儿光线有些昏暗。再过些日子,怕是早上起来也要点灯。
背了有一刻钟左右,开始吃饭了。
早饭是馒头咸菜和鸡蛋汤。虽然依旧简单,但至少是热乎的,能填饱肚子,许故觉得这就是好的改变。
吃过饭,许大木三人去镇上干活儿,许故去读书,许敏儿和大丫绣花,孙氏抱着虎子去村里唠嗑儿了。这便是农闲时许家众人的活动轨迹了。
午时大家吃了第二顿。
天黑后吃第三顿饭。
三顿饭下肚,许故终于没有那种心里发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