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武侠修真>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234章 曾静案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4章 曾静案(1 / 2)

转眼已是阳春二月,大明真正意义上的首次春闱终于要来了。

去年的登极恩科不算。

登极恩科,顾名思义,加恩科考。

而且,那场登极恩科,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大明建制以后的一次尝试,从原来的割据军阀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

所谓春闱,便是春天的会试,也叫春试,历时九天,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共三场,每场三天。

与之类似的,秋闱(乡试)也是如此,同样历时九天,只不过日期是在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也是三场三天。

所以也常有春试、秋贡之名。

全国会试、乡试都是统一三年一考,殿试跟在春闱后头,通常放在四月。

去年的登极恩科,实际就是把会试和殿试合在了一起。

外面暗流汹涌,却是丝毫影响不到大明江南地区的开科取士。

不光是南京、闽浙,就连新占的淮南、江西同样也是参考者甚多。

礼部方面已经确定,今年春闱人数将会远远高于去年。

这除了大明已经展现了自己的实力以外,同样也在于礼部和宣传部联合下发的布告。

按着皇帝的旨意,过了今年的春闱,所有伪清功名都将彻底作废。

也就是说,要是今年这次再不去考,那这些伪清的举人们,可就都得重头再来,从童生试开始考起了。

不提重来一次,还是大明的科举,能不能活着都是两说。

而且科举又是三年一考,这得等到什么时候?

虽明知这是江南的明廷在逼着他们这些士人站队,但没办法,明白归明白,该站队还是得站队。

数十年寒窗苦读,可不就是为了这点功名利禄。

所谓学成功与名,货与帝王家。

做大清的官和做大明的官,又有什么区别呢?

好吧!

经过长达一年的统治和沉淀,这些江南百姓已经开始渐渐习惯大明的存在了。

就连原来还会私下骂两句伪明的文人士子,此刻也都是一口一个大明,一口一个朝廷。

这是个好兆头。

民心所向,往往就是出于这些细节。

礼部那边好在提前准备了,倒是没有太过慌乱,一切都是进展的井井有条。

整个南京城也随着大批赶考士子的加入,变得愈发热闹繁华起来,摆地摊的甚至都为了抢个好位置而当街斗殴。

好在官府衙门及时出手维护治安,这才没有闹出什么乱子。

……

湖南,郴州府。

永兴县。

县学老师曾静一如往常一样,准点下学,但今天他却没有回家,反而是简单理了理衣衫后径自来至一处茶楼。

茶楼中的一处桌位,爱徒张熙早已等候多时。

“先生。“见曾静来了,张熙连忙起身执礼。

曾静坐下便问:“敬卿,为师要你查的可都查清楚了?”

张熙连忙掏出一份包裹严严实实的邸报:“先生,这就是那伪明最新一期的邸报了!”

其实不是最新,已经是个把月前了。

曾静却似脸色不愉,训导道:“为师说过多少次,伪明乃吗狄酋伪朝的污蔑,今后不可再对我大明天子如此不敬了。”

张熙听罢连忙点头认错:“先生教训的是,弟子知错。”

“嗯。”曾静这才满意点头,这才继续看向手中邸报。

曾静,号蒲潭先生,性迂阔,喜谈道学。最重要的是,这人有反清思想,甚至为之付诸了行动。

只是这个行动能力,却着实叫人不敢恭维。

历史上,曾静是在前往府城应试的时候,偶然拜读了吕留良的时评文章,里头有提到“夷夏之防”。

曾静顿时大受震撼,并为之深深折服。

随即,他就派遣了同样心思不单纯的弟子张熙前往浙江,求取吕留良的其它反书,并成功从其子吕毅中手里得到大批遗书。

这些遗书中同样记载了大量反清复明思想。

呵,吕留良这波其实是纯粹躺枪了。

这家伙虽是明清交替时代的人,还认识黄宗羲等明清大人物,但说到底也只是煌煌大势之下的普通读书人。

至多也就是拒绝出仕满清,写的著作也多是行医救人,偶尔再缅怀一下前朝。

他的儿子后来还当到了康熙朝的翰林院编修,只不过受到四明山起义案(就是那个真朱三太子被弄死的案子)牵连,被革职罢官。

反正曾静是觉得吕留良想反清,于是便与吕留良的徒弟严鸿逵师徒私交密切,还屡屡赋诗相赠。

《知新录》中就记载有曾静说过的话:“中原陆沉,夷狄乘虚,窃据神器,乾坤翻复。……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