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2 / 6)

报纸,只见帝君放下手中纸张,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报纸真是独具匠心,京城之中如此众多之事朕尚且未曾耳闻,看来阅读此报实为拓宽见闻、洞察世情的一大途径。”

紧接着,靖江帝目光扫过台下众臣,语气庄重而恳切地询问道:“诸位爱卿今日特意将这份报纸呈给朕查阅,是否有什么见解或谏言想要表达?”这一问,如同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在大殿之内弥漫开来。

有位大臣挺身而出,其面色严肃而忧虑,他缓声进言:“陛下明鉴,这报纸虽是件新鲜且深受百姓喜爱的物事,然其影响力之大,犹如狂澜巨浪,一旦失控,恐将翻覆人心。故此,我等认为必须对报纸严加管束,亟需制定一套章程以规范运作,以防有人借此平台弄虚作假,玩弄民众情感于股掌之间。”

另一位大臣听罢,立刻点头附议,他眉宇间同样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微臣赞同前者的观点,若有人心怀不轨,利用报纸传播谣言、煽动舆情,好事很可能瞬间变成坏事。幸得太子殿下亲自主办此报,我等对其品行与智慧深感信赖,然而他人若是纷纷效仿,恐怕局面就难以控制了。”

白永元也适时开口,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和惋惜:“陛下,这太子日报确实是一份难得的好报,其中不乏读书人挥洒才情之作,让人读来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但毕竟以其太子名义公开售卖,此事难免会引起天下人的猜疑甚至非议,不利于朝廷形象的维护。”他边说边环视四周,眼神中满是对这份报纸未来命运的担忧与期待交织的情感。

林小风闻听此言,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与激昂的光芒,他立刻挺直腰杆,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反驳道:“白大人所论确实有所偏颇!这份报纸每份仅售五文钱,而纸张、墨水以及人力成本远远超出这个售价,我们所做的实乃赔本买卖,这并非简单的商业行为,而是带有公益慈善性质的举措。”

此刻的大殿之中,尽管在场众人对林小风多有不满情绪暗涌,但面对他的这一番肺腑之言,竟无一人出面驳斥。皆因他的言语触及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之处,他们既喜读报,又怀揣着创办自己报纸的梦想,却苦于无从下手,林小风的话无疑让他们感同身受。

接着,林小风并未止步,他目光扫过众人,然后转向靖江帝,深吸一口气,继续进言:“陛下明鉴,报纸虽妙不可言,但也有可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导致民间动荡不安。为此,臣斗胆提议,自今日起,所有新成立的报社都必须经过宫内严格的审批备案程序,以确保其正当运营。将来我们将进一步详细制定相关章程,目前尚处探索阶段,臣愿竭尽全力辅佐太子殿下完成这项工作,并在完成后呈请陛下御览。”

林小风的话语犹如石破天惊,在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眼都如同锤子敲击在人心上,激起一片无声的涟漪。在场众臣面色各异,或沉思、或赞同、或怀疑,但他们都被林小风的这份担当和热忱所打动,静静地等待着靖江帝的裁决。

靖江帝闻听群臣之言,颌首以示赞同,其目光柔和中透着赞赏,轻轻落在李德贤身上。这位太子李德贤近来被好奇心驱策,每日随着记者们奔波于市井之间,身心疲惫不堪,然而这番经历也让他见识了世间百态,各类奇闻异事如画卷般在他眼前逐一展开。

靖江帝侧目望向林小风,语重心长道:“林卿之谋略深远,朕深感欣慰。自今日起,全国凡欲设立新报馆者,皆需先呈报宫中,由朕亲自审阅决定。”此言一出,林小风不露声色地环顾四周,见众人并无异议,嘴角遂勾勒出一抹得意的微笑。此刻正是他施展报业整顿布局的大好时机,一场关乎信息传播秩序与舆论导向的变革即将拉开序幕。

只见林小风眼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已预见未来的格局演变。他知道,这一举措不仅意味着权力的集中,更是对民心引导和国家稳定的一次深刻把握。而靖江帝此举,无疑是对林小风能力的认可与信任,也是对他肩负责任的重大托付。在场的诸位大臣或点头认同,或暗自揣摩,气氛微妙而紧张,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肃穆气息。

················································

阳曲县内,夜色正浓,醉月楼中灯火阑珊。武状元骆华俊坐拥佳人、把酒言欢,面泛陶然之色,手中酒杯频频举高又轻轻放下,口中酒香四溢,话语连绵不绝。正当他沉浸在这纸醉金迷的氛围之中时,门外陡然传来一声急促的呼喊:“二哥!项协宏有紧急信件送到,请您过目!”此言一出,骆华俊脸色瞬间由红转白,勃然变色,瞪眼怒斥:“何来‘二哥’之称?谢洪信不在,我便是这江湖中的大哥!尔等小子怎如此毛躁无礼,入门岂能不知先敲门的道理?”

尽管心中颇为不满,骆华俊还是接过了送来的信封,打开一看,脸上竟露出了一丝意外的喜悦之色,那双深邃的眼眸里闪烁着激动与期待。

“哈!妙哉!我一身武艺冠绝天下,却久未有用武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