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1 / 6)

“多谢林大人如此体恤下属!”一众记者满心欢喜,感激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纷纷向林小风投去敬佩的目光。这报社的待遇之优厚,连定制床垫这般细微之处都考虑周到,足见林大人的人情味和对员工的关怀备至。然而,在一片欢腾之中,李德贤却紧皱眉头,声音中带着忧虑:“老林,你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太苛刻了?”

只见李德贤站起身来,目光扫过那一张张因兴奋而泛红的脸庞,又将视线落在林小风身上,语重心长地说:“虽然你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投入工作,但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加上夜宿报社,这样的安排是否过于严酷?大家的身体能否吃得消?”林小风听罢,深吸一口气,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思索片刻后答道:“你说得有道理,我会再做考量,既要保证工作效率,也要顾及大家的身体健康。”话音未落,整个报社内重新弥漫起一种既紧张又充满期待的气息,众人的心情也随之起伏波动,宛如波涛中的船只,等待着下一个航程的到来。

林小风闻此言,脸色瞬间凝聚起痛心疾首的沉重之色,他双目含悲,语气中带着一丝哀而不伤的责备:“殿下何故出此言?他人对我误解犹可忍耐,你亦有此疑惑吗?”接着,他语重心长地继续道:“初创之际,艰难困苦自是不必赘述,况且这报社正是以殿下的名义创办,未来的福祉尚未显现。我们年少时多吃些苦头又有何妨?如今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是为了将来不再泪流满面。再者说,这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不正是一种磨砺与福份吗?”

李德贤侧目凝视着林小风,眼中闪烁着狐疑的光芒,心中暗生异样情绪。林小风对此感到颇为无奈,毕竟报社刚刚建立,无论是人力还是经验都极度匮乏,加之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效率问题只能通过加倍努力和时间来弥补。在这样的困境之下,他不得不不断激发这群纯真书生们的斗志,即便是需要提供海参等珍贵补品以保持他们的体力,也在所不惜。

夜幕低垂,灯火昏黄的报社内,林小风的身影在忙碌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坚定。他的眼神犹如破晓前的星辰,虽然疲倦却熠熠生辉,他深知这份坚守和付出并非一时之事,而是为了那遥不可及却又近在眼前的未来。此刻,每一个字句的斟酌、每一篇文章的刊印,都是对命运无声而有力的挑战,也是对未来的一份沉甸甸的期待。而李德贤站在一旁,目睹这一切,心中的疑虑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对这个团队坚韧精神的深深敬佩。他们在这片狭窄而又充满希望的空间里,用笔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用汗水浇灌着明日的繁华。

················································

次日,太子日报如期付梓发行,甫一入市,如狂风卷落叶般迅速售罄。于这娱乐生活匮乏的古代社会,这份报纸宛如璀璨明珠,引得众人蜂拥而至,争相购阅。京城百姓们才惊觉,原来自己每日身处其中的城市竟有如此之多的新鲜事尚未知晓,尤以白马庙所受诅咒之事最为瞩目,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手捧报纸者纷纷研读探寻答案,未能购得者则簇拥在读报人周围,渴望听闻那些未解谜团背后的详情。

第二日,白马庙依然笼罩在重重疑云与负面传闻之中,尤其是关于高僧血液的诡异事件,短短两日内已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仿佛瘟疫一般让人避之不及,所有被认为与诅咒有关的事物均遭到了冷遇和排斥。

夜幕悄然降临,一群愤怒的二道贩子趁黑暗掩护,对刚修复完毕的白马庙进行了暗中破坏。直至第三日黎明破晓,白马庙诅咒的秘密终于被揭开——原来寺庙内僧侣因长期疏于劳作、只食素食,导致体质虚弱、血液质量低下,林小风借机撰文借此弘扬劳动光荣的理念,将这一真相公诸于世。

真相大白之后,无数曾被误导的百姓痛斥撰稿人无良,利用他们的情感制造轰动效应。民众纷纷涌向白马庙,上香祈福,希望能为这座遭受误解的古刹消除灾厄。然而,当他们抵达时,却发现庙内的僧众早在三日前就已经全部还俗,而这座曾经承载着信仰与传统的北廊坊唯一寺庙,在“科学”理念的影响下,已化作历史尘埃,消失在了时光长河之中。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让普通百姓愕然,更令整个京城陷入了一片错愕与深思之中。

连续数日,太子日报社的报纸销售如烈火烹油般炽热不减,甚至在朝廷中引发了广泛关注。靖江帝手中握着一份刚刚出炉的最新版《太子日报》,其眼眸中掠过一抹惊讶与新奇之色。回想起初识这份报纸时,他便对其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首版甫一入手,便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然而,尽管他对报纸传播信息、影响民众的力量心存震撼,却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选择继续观察这份新生事物的发展。

此刻,他手中的报纸已经是第八版了,每一篇新闻报道都让他感到新鲜有趣,宛如一股清流涤荡心灵。每当批阅奏折疲倦之时,翻阅这份报纸无疑成为了一种绝佳的身心放松方式。

朝堂之上,群臣屏息静气地等待靖江帝读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