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引着男子将花放至院子,出来时又将妮子送走。待她刚离开,又来了几位取香的主顾。
虽然马行街大型香药铺比比皆是,但青阳店里的生意一直不错,她制作的香用料讲究,香气纯正,很多老顾客跟她定香。
待她送走两拨客人后,虎丫蹦跶着回来了,手上提着大包菜蔬。
“却才经过菜行,见茭白鲜嫩,便买了些。晚上咱们吃水滑面,我用茭白和煎肉来做个浇头,一准儿好吃!”
青阳打开看了看,见蔬菜确实水灵,“现在正是吃茭白的时候,香送到了?”
“那当然了!陈小表叔亲手收的,还难得夸我一回办事稳妥。”
虎丫口中的表叔,名叫陈锦堂。平日里工于心计,想尽办法试图从她们手中拿到《陈氏香谱》的秘方。青阳心知他口中是吐不出甚好话的,只是虎丫心思单纯,辨别不出罢了。
横竖虎丫吃不了甚亏,她也未多嘱咐,说道,“你将菜拿去庖厨放着吧,家里来客了,若是留下吃饭,晚间再去王家酒楼点几道菜。”
虎丫有些惊奇,“来客了?谁啊?蒋二姐进城了?”
说着,二人正巧从屏风后走了出来,王大对她说道:“叨扰小娘了,船上还有些货要处理,我们就先走了,今日来得急未备礼,改日再来拜访。”
说罢几人行了礼便离开了。
人都走远了,虎丫还使劲探着头,青阳无奈地拍了拍她,“去屋里让阿婆出来看会儿子,趁着日头好,我去将香珠取出晒一晒。”
到了用晚膳的时候,虎丫搬出一张桌子支在屏风后,青阳坐地往外一些,能看见店里情况。除了几碗面汤,桌上还摆着一碟嫩笋和糖醋茄子,三人开始用餐,青阳也得空问问下午的事情。
“阿婆,下午你们待了那么久,都说些甚了?”
虎丫听了连忙跟着问道,“那俩人是谁?我怎地从未见过?那小郎君模样长得挺清秀,但看着像是患着大病,哎呀,那脸白里透着青。”
陈老太叹了口气,“说来自周氏去杭州后,这五十多年来我们一直都没有半点来往,今日竟是从她的孙子口中得知情况。”
“他们怎么说,这个姨婆在杭州过得如何?”
“说是那商贾对她还算不错,两人在杭州安了家,置了间小宅子。生了两女一儿,小女儿便是却才提到的梁三嫂,在川哥儿七岁那年患风寒去世了。后来这梁三哥又续娶了一房张氏,平日假意温情,实则泼辣刁蛮,梁三哥遇难不过半年便带着所有妆奁改嫁了,丢下川哥儿和一位老宅过活。这位跑漕运的王大,偶然遇着他,见缺衣少食的,就发了善心,将他带上船一同跑货了。”
青阳点点头,“如此说来,这位远方表弟约莫吃了些苦。他们跑的是官家的纲运还是私船?”
“私船,说是几个杭州纲首一起买的船,常运些香米和丝绸。知道王大跑船经验丰富,便雇了他做梢工,一年要往来东京三四次。”
虎丫似懂非懂,但听明白川哥儿约莫是篙工,不禁笑起来,“我见汴河边上拉纤的篙手多是身强体壮的,这哥儿弱不禁风,连我都比不上,莫大风一刮就吹跑喽!”
青阳夹了一筷笋给她,见她吃到碗底了,便说道,“快去盛面吧。”,后又向陈老太问道,“他们这次要在东京待多久?”
“说还要进些香料和茶,应就这几日要准备回去了。我想着隔得远,平日也难照拂,若是人家偶尔上门来了,便好生招待。只川哥儿到底是跟咱家有血缘的,待过几日走时准备些薄银给他傍傍身。”
听陈老太这般说,青阳觉着不会有太多牵扯,便不再细想。
晚膳过后陈老太和虎丫在铺里守着,青阳去地窖查看了半月前窖藏的龙涎香。因月末便是清明,许多外出踏青的女子来买佩香,且节后天气开始湿热,不少人家需除臭驱虫,所以她这几日都制香至深夜,直至亥时远处鼓楼传来击鼓声,才吹灭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