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上已经摆了好几道凉菜,开席的声调还没有响起。
“今个菜可真不少。”
“就是填肚子的都有两个了,糖麻糍、馒头都有,这馒头还是家鸡蛋的。”
“下酒菜也是下了功夫的,带鱼、猪头肉都是荤的,这还弄了凉菜拼盘,土豆丝藕尖花生米弄一盘,皮蛋豆皮萝卜丁弄一盘,还别说都挺好看的。”
“我要去打酸梅汤喝,你要不要,杯子给我我给你也勺一杯。”
菜还没有上,就对今天的正餐有了期待。
井塘大队今天可热闹了,陈柚这边虽然没有大办,但是来的人也不在少数。桌上已经热闹起来,粉蒸笼上桌的时候,都传来了呼声。
粉蒸笼一上,大家都可以开始用餐了。
之后的菜也是一道一道上的,光是粉蒸笼就是有鱼有米粉的,下头还有一些青菜叶子。鱼肉是新鲜的草鱼,好在连山是靠水的,酒席上弄几条鱼并不是什么难事,有辣有别的调味料去腥,米粉的量也足、鱼的量也足,桌上的人说就这一个菜都够饱的。
陈柚收到的有礼金一两块钱的,也有粮票之类的,办一场酒席需要不少的粮食,来客也担心她寅吃卯粮。
送了粮票的看见桌上的粮食,总觉得自己吃一顿就能吃回本。
别说老表,就是知青也觉得陈柚可真是舍得。
粉蒸笼之后不久,就上了糖醋排骨,这不是赣省本地菜,桌上的每个人都能夹到肉,有鱼有肉有甜点,桌上的人聊得更加热络。
有的人是拿着一个大碗,上一个菜就往碗里夹一块菜,轮流着夹菜到碗里,也不吃,几乎是每个人平分了糖醋排骨。麻糍、馒头也是这样的,倒是那些素色的凉菜,桌上的人边吃边聊着,粉蒸笼上的鱼肉也足够多,除了夹到碗里的,也能在餐桌上吃一些。
夹到碗里的菜,是拿回家给家里人吃的。
知青桌的情况不一样,比起其他人的分菜,他们更像是去饭店里吃饭,当场就吃了。酒席上上菜的速度并不慢,知青这桌比其他社员桌多了一道爆炒甲鱼。这边的人叫甲鱼圆鱼,也少吃甲鱼,但是沪市、杭城的知青是要吃甲鱼的,知青的年纪又小,玩在一块儿,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就算是本地的知青跟外乡知青混熟后,也会知道外乡的一些饮食。
回锅肉、小鸡炖蘑菇、爆炒黄鳝、芹菜肉丝、蟹黄豆腐、爆炒猪肝……
一道道菜上桌,吃酒席的人也说一句陈知青舍得,分食过菜,真的坐在酒席上的人也开始吃饭,除了带了荤色的菜,也有素食:虾皮冬瓜、圆白菜、豆芽……
应季的丝瓜蛋汤,烧粉蒸笼后多出来的鱼骨炖汤。
井塘的人爱米酒,酒酿汤圆上来的时候,很快一扫而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爱这一道菜。
戴着大红花的陆子牧跟陈柚一桌桌走过去,每个人口中都说着喜庆的话,面对着一张张真挚的笑脸。
陆子牧来时推来的崭新自行车,成了酒席上众人的话题,而新人的容貌也是他人口中夸赞的内容。不知道是不是菜太辣了,李丽芳感觉鼻子瑟瑟的,辣到鼻涕眼泪都有了,她吸了吸鼻子继续吃着酒席上的菜,眼睛追随着新人:“真好吃。”
“下乡后我就没有吃过这样痛快过。”很快有人应和她,更有人说,“就是在城里,也没有吃这样痛快。”
在城里办酒席也就是邀请几个熟悉的亲戚,还不如乡下热闹,这年头谁家里的粮食有大把的?都是精算着账过日子的,要敞开肚子吃,谁能遭得住。
陆子牧低头看向新娘,最耀眼的不是陈柚别着的大红花,而是她的笑靥。脸上带着微微的绯红,过多的笑意,陈柚抬眼的时候笑意也没有停下来,他拿着杯子的手有些轻颤,用力抓紧,与陈柚一般眸中带笑。
从来没有一天,像今天一样,笑容长在他脸上。
在他人的祝福声中,在他人的乡音里,新人走在一块,郎才女貌。
“陈柚!”
陈柚抬头,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相机是借来的,拍照技术是一般的,但是拍照人自信满满,凑到陈柚陆子牧身旁说,“跟电影明星一样。”
甚至竖起大拇指。
陈柚看不见照相,这话由不得他们不信。
在这个时候除了点头,似乎没有别的能做。
“应该的。”
听到陆子牧的自信回答,陈柚接上,“确实如此。”
拍照的知青听了这话,又见两人相视而笑,扯着看热闹的田甜,起哄着要听陆子牧陈柚谈一谈恋爱的过程。
这话一出,场面更加热闹。
“这是恨不得把村里的广播都带过来。”
林芬说完话捂住自己的嘴巴,还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李丽芳对上她的眼睛,偷笑道:“你可少说两句,到时候陈柚下不来台,可记仇。”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