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衣带诏事件后,曹操深感惶恐。
于是秘密设立校事府,对内监察百官,对外刺探敌情。
校事尉总领诸事,由军师祭酒郭嘉兼任。
下设典校郎、刺奸令使、校事郎。
典校郎对外,设置暗桩、安插细作入敌军,由赵达担任。
刺奸令使对内,监察百官,巩固曹操权柄,由卢洪担任。
校事郎负责对收集来的情报、文书等进行整理和校对,交由校事尉通禀曹操,此职位由曹丕担任。
郭嘉死后,曹丕暂领校事尉一职。
江东民间传言,郭嘉派人冒充许贡三门客害死孙策,就是因为郭嘉掌控整个校事府。
暗桩之龙潜伏北方多年,仅以徐庶一人之力,自然是无法探查,必须借助校事府。
因此,查获暗桩之龙的身份,实际上是曹丕的功劳。
曹操火速命人飞鸽传书回许都。
命曹丕整理江东张氏所有的情报。
五日后,第二封密信送到了长沙城。
曹操仔细阅读密信。
江东有四大士族,顾、陆、朱、张。
其中,江东张氏又称吴郡张氏,是当地世族。
早年中原战乱,徐州二张便迁往江东吴郡,与吴郡张氏交好。
后因张昭、张纮得孙策重用,吴郡张氏皆尊张昭、张纮。
张昭有两子一侄,长子张承,次子张休,侄子张青。
张青,字孟义,提出了复式记账法,并且设计了大写数字壹到拾,使得江东账目一清二白。
更有张氏麒麟子之称。
建安十三年,刘琮投降后,以张氏为首的江东士族皆主降。
张昭之侄张青陈列主降细则十三条。
后因孙权斩断桌角明誓抗曹。
张青被江东打为投降派,成为了周瑜诛杀的重点目标。
此后,张青便在江东销声匿迹。
曹操分析,张青被暗杀的可能性不大。
毕竟是张昭的侄子,周瑜纵然要杀,孙权也不会同意。
《江东概论》和早前张昭写给曹操的书信笔迹是一致的,但并非是张昭的笔迹。
能写出江东概论的,很可能是张青。
张昭早前的书信,也可能是张青代笔的。
而张青从江东消失,可能是秘密潜入曹军。
张青很可能就是江东暗桩,代号麒麟子。
江陵城军议时,平平无奇的蒋干忽然献出了《江东概论》。
但蒋干本就是淮南九江人氏,与周瑜是同窗,知江东虚实,倒也无可厚非。
可随后,蒋干接连献计,聚铁山伏击江东,破周瑜诛杀蔡瑁、张允之计,清除江东暗桩。
释放江东暗桩,将瘟疫带到江东军。
识破周瑜的铁索连舟、火烧赤壁的连环计。
设下三路围攻江东军的奇谋。
最终,使得曹军大破江东军,打赢了赤壁这一仗。
蒋干的为人,曹操很清楚。
有些才华,但绝非大才。
接连献出奇谋,早就令曹操生疑。
但曹操觉得,这是郭嘉的在天之灵,在暗中相助自己。
根据手上这些资料,曹操基本可以断定,张青入曹营后,一直潜伏在蒋干身边。
《江东概论》和带投大哥的书信,都应出自此人之手。
甚至,蒋干所提出的计谋,应该也都是出自张青所谋。
不是郭嘉的英灵在相助自己,而是张青在蒋干的背后相助自己。
可问题是,一个江东派来的暗桩,躲在蒋干背后,不思瓦解曹军,却屡屡相助曹军。
反倒是把江东军打的落花流水。
这就让曹操很费解了。
江东的暗桩,居然一直在暗中相助自己?
这是什么奇人?
曹操苦思许久,最终得出了两个结论。
其一,江东在下一盘大棋,张青以身入局,最终颠覆整个曹营。
但,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江东用赤壁之败,就为了扶持一个暗桩上位?
孙权,不至于愚蠢到这个地步。
其二,张青是真想投降朝廷,心怀怨恨入曹营,以暗桩的身份躲在蒋干背后,屡破江东周瑜。
张青在复仇,向整个江东复仇。
“哈哈哈!”想到此处,曹操不由得大笑起来。
赤壁一战,百万大军与孙刘联盟对峙,最终的胜败竟由一个小小的江东暗桩决定。
这个暗桩一点都不简单,智谋绝不弱于郭奉孝。
若有此人辅佐,何愁天下不定啊?
曹操立刻命主簿司马朗取来军中名册。
曹操细查和蒋干有关的官员姓名。
蒋干已经被提拔为议曹,手下有几名从事。
可无论怎么查,都查不到张青这个名字。
甚至,连一个江东人氏都没有。
“怪了,怪了啊!”曹操连连摇头,又一次陷入了深思当中。
……
城内曹军大营。
一大早,张青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蒋干摇头:“这都两三日了,到底是哪个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