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后来才有了俞枫晚。但他们的内核是一样的。
于是这一幕在七个月后终于落笔,我花了二十四万字的篇幅去铺垫这一个场景,然后俞枫晚终于夺得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大满贯。
他的未来还会有无数个大满贯。他会成为GOAT。
我始终相信,俞枫晚和时鸢在平行世界中真实地存在着。为了确保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不仅翻阅了无数参考资料,看了无数场经典比赛,更用心设计了每一个技术细节。我请我的教练进行陪练,试图把全文七场球赛里的重要制胜分在球场上还原,特别是俞枫晚的单反切削——细到球拍向后拉到什么角度,以什么姿势挥下,腿部弯曲是怎样的,身体转动又是怎样的,甚至那一瞬间球接触拍面,又带来了什么样的震感反馈。
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这些都是自嗨——虽然知道大家不太关心,但自己写起来很开心——但后来我发现,完全不是这样。这个故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球爱好者来看,然后他们感受到了里面每一个细节的真实,越来越多的人私信我,说感动于这个故事,我们所有人都万分期待中国出现一位男单大满贯,而大家也愈发相信俞枫晚会在平行世界里捧起一次又一次大满贯的奖杯。
时鸢当然也是真实的。我跟我的读者们说过很多次时鸢的原型。如果说俞枫晚性格上的原型是我自己(当然,主要是缺点的那部分),那时鸢的原型则是我本科时期的至交好友。
包括四年专业第一、国家奖学金、央媒实习、实习结束后被期望留用……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而就连稿件遭到全系同学打低分、又被老师们评价「可以出师了」的这段,也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她博士在读。这本书是我送给她的生日礼物,鸢鸢和她一样是4.16的白羊座,而俞枫晚则我和我一样是射手座。我想这个故事是对我们学生时代最好的回顾。
鸢鸢在现实生活中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我很幸运遇到了那个女孩儿,俞枫晚也很幸运遇到了鸢鸢。
我在文中说过很多次「他的女孩儿」,但这并不代表鸢鸢是俞枫晚的所有物。俞枫晚就是那样的人,嘴上说「你是我的」,心里说「我是你的」。在最后,他为他的女孩儿戴上了那枚戒指,也只是为了锁住自己罢了。
鸢鸢优秀、独立且自爱,从一开始俞枫晚就不知道该如何靠近才好。你那么喜欢那个人,却总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爱她。
就好像费德勒提起妻子米尔卡,说他自己刚和米尔卡在一起的时候,甚至一个冠军头衔也没有。而他遇到米尔卡也是在19岁,同样也是一见钟情。
俞枫晚就是这样的。在别人眼中他是天之骄子,可在他自己眼中,他连一个职业冠军都没有拿过,差点儿连球场也回不去,这样的他怎么配得上那么好的爱人呢?他可以为鸢鸢做一切事,却因为自卑而不敢真正靠近。
所以是鸢鸢招惹他的。每一次都是鸢鸢主动朝他走过去。鸢鸢的mental影响和重塑了俞枫晚,最后是鸢鸢的那条短信让他成为了最好的自己,就算没有鸢鸢陪在身边,他也能拿下一个又一个冠军,因为他知道无论自己身在何处,鸢鸢都会支持着他。
写晚维的时候,就总想到Fedal。费德勒和纳达尔,一生之敌,一生挚友。全世界都在善意地磕他们的CP。他们有着史上最伟大的竞争关系,这么多年来费纳对决的意义甚至超越了网球本身。
晚维比费纳还多了青少年时期的那七年,所以晚维不会是一生之敌,他们会肩并肩,一同站在群山之巅。
俞枫晚第一次险些葬送网球生涯就是为了保护维亚,所以往后一生的时间里,维亚都会坚定不移地站在俞枫晚这一边。
这本书藏着我的很多私心。我不仅是在为网球这项优雅绝伦的运动写下一个故事,更重要的是,我在其中反复表达了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读者大多数都是学生,我经常会想,自己25岁悟到的道理,如果能通过文字,让我的读者朋友们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就能知道,那就再好不过了。
后来无数读者告诉我,他们把「耐心等待球进入最佳击球区」写入了周记、作文和摘抄本,甚至给我发来了手写信;有许多读者因为这个故事开始学习网球,亦或者准备未来去学习网球;甚至还有一些朋友跟我说,等孩子长大后一定要让他/她看这个故事……我每天都为那么多长长的评论和私信所感动,然后感叹,这才是我写下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所在——That』s why I stand here。
在5月到来以后,我接到了很多读者们的好消息。有读者考研成功被北大录取,有读者通过了本校的硕博连读申请,还有读者拿到了港大和帝国理工的offer……5月真的是收获的季节。非常感谢大家特意来告诉我这些,如果这个故事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精神上的力量,哪怕只有一点点,我也会觉得不虚此行了。
一些重要的参考材料:
1)《天才之击》(2008年温网决赛:费德勒vs纳达尔)
2)2019年温网决赛:费德勒vs德约科维奇
3)2022年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