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晓自己的名号,日后前来勾栏瓦肆看自己的表演。
傅玉璋还记得上元节晚上花灯会的热闹,对每个节日都抱有无限期待。
尤其是他现在再也不是三岁稚童,算上身量同十岁孩子相差无几的傅怀安,哥儿俩要是一同出门,还是有点自保能力。
傅玉璋素来是个关不住的性子。好不容易长到五岁,必须得争取自己的出门自由!
傅渊一听到傅玉璋提的要求就开始头疼,“单独出门?你是怕拐子没银钱过中秋,给他们送银子去?”
傅玉璋大为震惊,“爹爹,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你可是步军都指挥使啊!莫非京城治安已经差到如此地步,富贵人家的孩子出门,带着一串护卫都能被拐子抱走?”
那这拐子未免太过神通广大,护卫和官兵未免太过废物。
哦,带护卫啊。那没事了。
傅渊心下一松,又看了一眼冷静沉稳的傅怀安,心中更是一定,当即对傅玉璋点头道:“既然你想去,便去吧。只是要带好护卫,不可偷跑!”
说到最后,傅渊的语气已然有几分严厉。
傅玉璋不是不识好歹的人,立即点头保证,“爹爹放心,我一定乖乖走在护卫身侧,绝对不胡闹!”
傅渊狐疑地看着一脸乖巧的傅玉璋,眼神尤带质疑,父子俩的信任摇摇欲坠。
傅玉璋瘪瘪嘴,傅渊立即看向傅怀安,认真叮嘱他,“好好看着璋哥儿,别让他胡闹。”
傅怀安一本正经应下,“爹爹放心,孩儿一定好好看着璋哥儿。”
傅玉璋气鼓鼓:父子之间的信任何在?兄弟情义何在?
但能自己出府玩,超快乐的!
傅玉璋很快就将这么点不愉快抛在脑后,美滋滋地拉着傅怀安就往外跑。
侯府的护卫们也算是看着傅玉璋长大的,自然知晓这位小公子的性情,不敢有丝毫马虎,兢兢业业地尽好护卫之职,前后左右都安排了人,确保将两位公子都包在自己的保护圈中。
傅玉璋兴奋地对傅怀安说:“听说樊楼中一应物件应有尽有,客似云来,就连朝中大臣都爱去,甚至有大臣私下翘班去樊楼,官家宣他时都找不到人!”
傅怀安无奈,“太子殿下真是什么都往信里写。”
傅玉璋和太子的书信主打的就是一个敢想敢写。傅玉璋用自己的学习进度卷太子之余,还会同太子分享一些趣事。比如他昨天看到老夫人偷偷啃了一个肘子啦,府里的锦鲤笨笨的,把自己吃撑了差点翻肚皮啦,甚至伺候自己的丫鬟换值回家歇息,兴致来了关扑几次,赢了一小罐胭脂这等事都仔细同太子分享。
话唠不需要听众,表达欲就已经到了满格。
这种极具生活气息的书信,自然而然吸引了太子的目光,也让景朔帝心中暖意升腾,时不时会心一笑。也难怪景朔帝时常截胡傅玉璋给太子的信件,先自己看了后再给太子。实在是这种日常烟火气对高高在上的帝王太具有吸引力。
连带着景朔帝待傅渊都生出几分亲近——经由傅玉璋的信,景朔帝对侯府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感情,对于傅渊这个侯府的主人,傅玉璋的亲爹,自然想不亲近都难。
就是看着傅渊大多数时面无表情的落俊脸,景朔帝有时候也会诧异一番:傅渊这么沉闷的人,到底是怎么生出傅玉璋那样活泼跳脱的儿子的?
是啊,自己怎么生出这么个异常欢脱的儿子呢?傅渊看着傅玉璋拉着傅怀安一路狂奔的身影,同样百思不得其解。
想想安哥儿小时候多沉稳,待人接物说话都一板一眼的,现在也被璋哥儿带得跳脱了!
傅渊面上隐隐有了笑意,轻声骂了句“臭小子”,又自去寻周夫子喝酒了。
这次臭小子不在家,看谁有那个熊心豹子胆敢学自己的酒后胡言!
傅玉璋这会儿已经拉着傅怀安来到了樊楼。
作为京城第一大酒楼,樊楼可不是浪得虚名。
兄弟两人还未到樊楼门口,傅怀安便示意傅玉璋看看酒楼门口立着的朱红杈子,“不愧是京城第一大酒楼,那朱红杈子,可是王公贵族之家才能用,这酒楼倒是用上了。”
傅玉璋一看,还真是!自家门口就有个同款,用来拦马的。可见大齐如今对贵贱之分并未严抓,虽有律令明确自天子到庶人该如何穿衣,一应生活用度也有限制,比如商贾不得穿朱服紫,非朝廷命妇不得佩戴黄金所制的首饰头面等规定。如今放眼一望,街上行人如云,其中朱紫二色并不罕见,倒显出一派勃勃生机来。
傅玉璋挑眉,这倒是和上辈子所学的历史中,李唐皇室因为“鲤”和“李”同音,禁止民间食用鲤鱼,但民间依旧照吃不误有异曲同工之妙。
凡事律令,并非都能执行。大齐在吃穿用度上,对百姓的限制并不严格。律令虽然没执行到位,但百姓的幸福感明显蹭蹭上涨。
任谁穿什么颜色衣裳都被人规定死了,也幸福不起来。
傅玉璋一边思绪飞腾一边同傅怀安来到樊楼门口。华贵的彩楼欢门之下,门口站了两个伙计,身着紫衫,头戴方巾,鞋袜洁净,拱手齐胸,扶手弯腰,恭敬地欢迎客人。
好家伙,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