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晁平意料的事,这位王妃娘娘第一次开口,就是为他解围。这可让他那些亲贤臣、远美色的谏言说不出口了。
李善用早已不是第一次与朝廷官员打交道了,一看晁平的神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腹中暗哂,并不多作纠缠。她向孟湉说道:“我有几个问题,想向晁长史请教,还请殿下允准。”
孟湉对李善用言听计从,听她此言当然立即应允。
李善用听说襄国竟无可用之官员,并不像孟湉一般急躁,不慌不忙地向晁平发问:“襄国境内数得上的豪族巨贾又有几家?”
晁平听李善用如此问,十分诧异地抬头望了过去,片刻才发觉自己失礼,连忙垂下视线。
他在地方上为官多年,深知有一种朝官,半辈子皓首穷经、不谙世事,一朝科举中式,便以为世间万事俱是如书上写的那般简单明了、黑白分明,还偏爱拿大道理压制他们这些真正办事的官员,仿佛但凡他们所说的世情与经籍上的圣人之言不相符,便都是为了中饱私囊而谎骗朝廷似的。
可是,世道早就变了,多少代传下来的豪族世家,与本朝才崛起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的巨贾之家,已经遍布各地,大地方有大世家与巨贾,小地方有小世家与中小富户,相互之间又多有姻亲、连姓、生意往来等等诸般关系,利益盘根错节,盘踞地方,侵蚀官府权力。
若是本地豪族巨贾之家愿意鼎力支持,地方官自可在任上过得顺风顺水,任满考绩时拿个上上轻而易举,譬如这次襄国洪灾,虽然官员不堪用,但豪族巨贾若肯联手,救灾压力便能小很多。可若是豪族巨贾不肯合作,甚至能做到让地方官府政令难行、形同虚设。
所以,做地方官的初到一地上任,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当地的豪族巨贾之家一一拜访一遍,以寻求支持,或至少求个礼数周全、免得被莫名其妙下绊子丢官帽。
晁平初任瓶山县令时,就曾托了同为韩右相门生的年兄从中说项,请前任县令带着他去拜访瓶山县的两个小世家,嘱托日后对他多加照顾,否则以他的寒门出身,还不知要受多少刁难。刚才听襄王口凤,对官场吏风疲敝都大发雷霆,更别提让他纡尊降贵迎合陋俗,主动结好豪族世家了,晁平心中不免暗生忧虑。
未料李善用竟然主动问起豪族世家,晁平当即明白她绝非以色侍人的女子,却又不免疑惑,她一个长于深宫的年轻姑娘,为何会深谙地方官场的陋俗?
疑惑归疑惑,晁平到襄国这些时日,已紧着将地方官府与各豪族巨贾之家联系了一圈,情况摸了个大概,毫不迟疑地将了解到的情况和盘托出。
襄国三郡共有四大家族:嘉州虞家,累朝为官、耕读传家,据有良田一万五千余顷,当代家主虞千帆以户部左侍郎致仕,尚有二子在朝中为官。其次是临州薛家,占据着襄国最大的铁矿,经营矿石生意,专为襄国军队供应精铁,生产农具、厨具等铁器。襄州万家是大商户,在远近州郡共有几十个商号,低买高卖、沟通天下,也为诸如薛家铁器等襄国特产提供销售渠道。最后则是嘉州韩家,在襄、临、嘉三州各开有一所镖局,保护来往客商、行旅不受盗匪侵害。
简单介绍了情况,晁平又分析道:“四家之中,虞家势力最大,对其余三家的生意皆有入股,四大家族中隐隐以虞家为首。韩家势力最弱,但与另外三家都有姻亲关系,且可能与大匪首孙金岭暗通款曲,也不可小觑。薛、万两家是四大家族的财源,受虞家庇护、韩家保卫。四大家族虽有强有弱,但同气连枝、互为奥援,在襄国势力极大,我已以襄府长史的名义一一登门拜访过,但若要使政令通达、上下一心,还需殿下亲自花些心思笼络其心。”
“这次救灾,四大家族各自出力几何?”李善用听了晁平洋洋洒洒的讲述,思索片刻,又问道。
晁平对李善用越发刮目相看,这位王妃娘娘看起来年纪轻轻、花朵一样美貌娇嫩,谁能想到她的思路竟然极为清晰,问话虽不多,但句句都能问到点子上。
他便也不多废话,言简意赅答道:“四家都设了粥棚施粥,每天每家供应五百人。万家在襄国内的商号,每天平价售粮五百斗。”
李善用还在等着他继续往下说,半晌没听见他再开口,惊讶问道:“没了?”
晁平严肃点头:“没了。”
就这点儿杯水车薪的赈济措施,还是他和廖缪缪二人挨家挨户上门好歹求来的。这已经表明了四大家族的态度——不会为救灾出力。
各地豪族巨贾既食一方之利,若遇天灾,一般都会出力帮助官府赈灾救民,晁平当初知道四家竟然如此罔顾百姓性命时,曾经气愤不已。然而此时,他却有些好奇,这位不同俗流的襄王妃,会对四大家族的无耻行径作何反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