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爷四位弟子中。
除却了尘长老和铁磨头,入门前便是江湖上出名的高手,身手过人,臻至化境外。
金算盘商贾出身,阴阳眼则是落魄世家子弟。
在方家山收养杨方后。
金算盘自觉这辈子虽然精通五行遁甲、风水术数的本事,但行走江湖,没有功夫傍身,终究还是差了一步。
担心弟子会走上自己老路。
于是,特地在江湖上请了不少高手,自小传授杨方拳脚功夫。
他口中的孟师傅便是其中之一。
本名孟怀义。
几岁开始练武修行,乃是大洪拳的传人。
大洪拳虽然归于洪拳一类,但两者之间,也就名字相仿,实则路数相差极大。
为内外家于一体的近身短打拳法。
大洪拳以气驭力,架子六步,先天纯阳,后天七十二阴,运用周身,又被称之为三晃膀。
一晃无极静,二晃太极动,三晃混合气。
水火济济,气存丹田。
除此外,大洪拳又叫六步架,以马步桩为根基,攻多崩炮,防多截肩,起势横劲,撇身埋膀,虚实相生,变化无端,攻防兼备,攻打合一。
这大洪拳有点类似于七星横练真气功。
一动全身皆动,拧腰晃膀,拳里有拳,见势打势,因敌制化。
讲究鸡凤蛇虎鹤五形,合大顺拗小败五势,究金木水火土五行,合劈崩钻炮横五捶,阴阳之理,太极之功,一气贯穿,刚柔相济。
据说大洪拳是隋末一牧羊人鸿仙所创。
见两头公羊相抵斗架,直来直往,久斗不散。
由此悟得‘鼓腹荡气,直势横闪’的气功拳法。
因为洪通鸿。
大洪拳实际上就是大鸿拳。
一开始,大洪拳并无特定的拳法、拳路以及拳势,随心所欲,纯任自然,直到唐代时,刘半响修习此拳时,将其分为六个步骤,也就是六步架的雏形起源。
到了宋元明时,六步架在黄淮流域已经广为流传。
而今,大洪拳更是形成诸多流派,除却六步架,还有二步架,八步架,以及小三步和大三步。
孟怀义修得是正宗六步架。
其人在黄河一带的江湖武林中名头极大。
定居杨县多年,开馆授徒,也算是桃李满天下。
只不过如今年纪大了,武馆早就交给了几个儿子打理,他则是隐居幕后,每天练练拳,钓钓鱼,或是跟几个老友饮酒喝茶。
“大洪拳,我倒是有所耳闻。”
“当年过洛阳时,市井之间,就常有人练习此拳。”
听着杨方说起那位孟师傅来历。
鹧鸪哨不由点了点头。
他年少时跟随上一代搬山道人,走南闯北,所见所闻,绝非一般人能够想象。
若说陈玉楼学富五车,他就是行万里路。
“是,当年我们师兄弟有好几十人。”
“孟师傅在这一片名声斐然,不然我师傅也不会专程将我送去他的武馆。”
闻言。
杨方眼神顿时一亮,颇有种被人认同的感觉。
他虽然以轻身功夫出名,但拳脚横练同样不差,下山行走江湖这些年里,四处找人切磋,拜山过门,不敢说未尝一败,但基本上是赢多输少。
惟独在陈家庄时。
全程被昆仑碾压着打。
也就是那一次后,向来不甘心不屈从的他,下了狠心,一定要留下,最终也是如愿以偿,跟随昆仑学习横练功。
不是因为慕强。
而是想要知道两者之间究竟差在哪里?
一行人说话间。
从城门处缓缓入内。
杨县并不算大,也就是座小镇,但因为靠近黄河,自古以来航运发达。
整个城内,有六七座码头。
大小渡口更是无数。
靠山吃山,靠水自然吃水。
最底层的百姓打渔摆渡,码头搬运卸货,卖些力气做苦工养活一家,稍微有点路子,则是跑船运货,挣得虽然也是辛苦钱,但一趟下来比卖苦力不知要好出多少。
往上,借着来往船舶,经营饭店酒楼。
当然最有钱的那帮人。
还是做漕运航路。
过往船只、停靠码头,全都要向他们交一笔钱。
一行人打马穿过古城。
沿途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比起之前所过的几座小镇确实要繁华不少。
不过。
因为要去拜访孟师傅。
他们并未多加停留驻足。
只在经过一座牌楼时,陈玉楼特地进去挑了一块玉石貔貅把件,不算贵重,但初次登门用来送礼再合适不过。
杨方性格大大咧咧。
还觉得无所谓。
但陈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