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航行途中遇风力小、风向不对这类棘手状况时,士兵们有条不紊地放下螺旋桨,钻进船舱,蹬踩踏板。力量顺着既定的传导路线前行,顺利驱动螺旋桨飞速旋转,化为战舰前行、转向所需的强劲动力,有力辅助风帆战舰平稳航行。
经此番呕心沥血改良,“蛟龙驱逐舰”成功问世,排水量 800 吨。参考作战需求与实际承载,合理配备火炮:船头与船尾精心安置麒麟 150 毫米后装线膛速射炮前三后二共五门,作为主炮火力;另有麒麟 120 毫米后装线膛速射炮五门充作副炮;再配上6门新型麒麟转轮 35 毫米速射炮用于近战防御;还搭载 500 发火箭炮,战时可出其不意给予敌方沉重打击。航行起来,航速稳稳达到“彩虹号”的 80,高速冲刺时,船头破浪,水花四溅,尽显海上先锋之姿,在明末战舰群中一骑绝尘,任何战舰都无法逃脱它的打击。
蛟龙护卫舰的设计灵感源自威风凛凛的二级风帆战列舰。工程师们取其精华,结合本土实情改良。
排水量维持在 2000 吨左右,船身主体以多层百年巨木交叉加固,匠人们寻觅良材,悉心拼接打磨。关键部位嵌入铁板,再覆以坚韧油皮,防护力虽不及合金装甲,却也能承受炮火冲击,护住关键区域。桅杆粗壮稳健,绳索坚韧如钢丝,帆布厚实耐用,狂风巨浪中稳如泰山,抗风性能卓越。
火炮分层布局尽显巧思,全舰共配备 30 门火炮,其中麒麟系列主炮达 10门,精准打击中远距离目标;副炮 5 门,火力补充不容小觑;上层还有 8门 35 毫米转轮速射炮司职近程小船的防御,炮手日夜苦练,遇袭瞬间火力全开,编织防御火力网;更有 500 枚新型火箭弹列阵,火力全开时,战舰化身海上火山,威慑力十足,相比较原来的二级风帆战列舰,在船身的坚固程度上有所不足,当有飞剪船的借鉴设计,在速度和进攻火力上,远超原版二级风帆战列舰。
李长寿接手战舰,林振兴立即将东路军海军的全部十个海军千总,转移到新战舰上,旋即开启高强度训练。水兵们晨曦微露便登上甲板,从最基础的绳结打法、帆缆操控练起,手指被粗糙缆绳磨得通红、破皮,却没人喊累;继而钻研火炮射击技巧,校准瞄准镜时,他们眯着眼,全神贯注,反复测算角度、距离,力求炮弹精准命中目标。弹药装填手们憋着一股劲,一次次模拟实战装填,动作愈发麻利,行云流水间将炮弹稳稳送进炮膛。而原来的东路军战船,一半将作为训练船,一半跟随南下。林振兴又从另外两路海军抽调小部分的骨干,作为教官,同时招募三万名新的海军新兵在海边进行集训,作为下一批海军的扩军人员。
护卫舰凭借灵活身段,主练近身缠斗与区域防御战术。在模拟海战演练中,一艘护卫舰遭遇“敌舰”包夹,舰长沉着指挥,水兵们迅速调整帆向,船身如灵动游鱼,巧妙侧身,避开敌方火力集中区域;紧接着,侧舷火炮齐发,炮声轰鸣,火光映红海面,霰弹纷飞,将来袭之敌驱退。驱逐舰则凸显强大火力与远程打击优势,炮手们操控巨炮,精准计算射程与弹道,炮弹呼啸而出,跨越茫茫海面,直击远处“敌舰”,炸起冲天水柱,将目标震得摇摇欲坠。
各舰之间协同配合训练更是重中之重。旗舰指挥下,护卫舰呈扇形散开,担当先锋,利用机动性干扰、侦察;驱逐舰隐于其后,依托射程优势,锁定敌方主力舰,火力全开予以重击。遭遇敌方突袭舰队时,信号兵挥舞彩旗、发射信号弹,各舰瞬间领会意图,迅速变换阵型,护卫舰穿插迂回,以火炮、弩箭牵制敌军,为驱逐舰争取装填、瞄准时间,随后二者合力围剿,将来犯之敌彻底击垮。
为契合中南半岛复杂多变的海域战况,海军还着重特训应对浅滩暗礁、多变洋流与突袭游击战术。经验丰富的领航员带领水兵,反复勘测周边海域,绘制详尽海图,标注暗藏礁石、湍急水流区域,让每艘战舰都能于复杂水路进退自如;针对敌军可能发起的游击式突袭,他们演练快速反应战术,战舰时刻保持战备状态,一旦遇袭,火炮即刻回击,水兵持火枪、利刃严阵以待,不给敌军可乘之机。
李长寿治军严苛,巡查战舰时,目光如炬,但凡发现甲板有污渍、器械维护不佳,便会当场训诫责任人;战术演练若有拖沓、执行不力,必责令反复操练,直至完美达标。在他督促下,水兵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全身心投入训练,战舰性能也被不断挖掘、优化。
经月锤炼,这些战舰战力飙升,远超往昔。原本龙虎军海军最强战舰火力、机动性已是不俗,如今新舰融入诸多先进设计与精良工艺,战斗力呈几何倍数增长。单艘战舰火力覆盖范围得到拓展,炮弹威力大幅提升,命中精度明显提高;航行速度在顺风、逆风条件下均有显著增速,转向灵活度更是让敌军瞠目结舌,宛如海面精灵,能在波峰浪谷间自如穿梭、迅速变向。此刻,海军作为关键一环,各项战术演练成果、战舰性能数据均详细记录在册,只等一声令下,便要随大军奔赴中南半岛战场,于湛蓝海域上扬威驰骋,为开疆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