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也弄明白了,为什么我在外面听到那歌声断断续续,后来又听不见了。
那是因为这个竹帘的存在,肯定是有人在挑着这帘子进去,挑开的时候,歌声能传出来,放下的时候,歌声就被阻止了。
后来这帘子完全放下,歌声也就听不见了。
我也没必要去研究这帘子到底算是个什么来路,有很多东西我已经见怪不怪了。在这里,太多蹊跷的事情发生,所以就迫使我有些事只看结果,不可能去研究过程。
挑开帘子一看,石板路到了这里也到了尽头了,两旁的血竹也向两旁伸展开,前面出现了一个在正常的城市里经常见的那种大排档的场所。
说是常见是因为我们在都市生活中,到了傍晚一般出去吃东西的时候,都会选择这种大排档,既接地气,而且大多数的食物味道都很不错。坐在路边,喝着小酒,撸点小串,吃点小菜,何尝不是一种生活呢。
然而在这里,出现这么一个类似大排档的地方,就不正常了。
挑开帘子之后,就看到这是一个不小的广场,是圆形的结构,四周散放着不少桌椅,此时已经坐满了人。
看
起来客源爆满,但是仔细一看却发现,这里竟然坐着的都是鬼魂。
我估计这里是和酒吧街上的那些酒吧是类似的场所。
因为我看到坐在座位上的,有一部分就是我们追踪而来的那些恶灵,而另一部分则是各式各样的鬼魂,有穿着古装的,有穿着现代服装的,有穿着古代军服的,看起来什么时代的鬼魂都有。
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层层的鬼气,当然鬼气的多少也不一致。
有的多有的少,我观察了一下,最少的也有四层。看起来实力不低,不过和在酒吧遇到的级别都差不多。
但是这里的鬼魂来到这里可不是一波接一波的,他们几乎坐满了所有的座位。随来随走,并没有什么限制。也没有门童接引,进来之后就是自己找座位。
此时这些鬼魂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包括那些恶灵,一改在路上那种机械得跟机器人的模样,肢体也灵活了许多,每个鬼魂坐下来都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都看向场地中间的地方。
在我们进来之后,也有距离我们比较近的鬼魂看向我们这边,不过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很快就又把头转了过去
。
我们俩自己感觉站在这里太过醒目,我看就在距离我们右手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张圆桌没有坐人。
我顾不得其他,为了弄清楚这里的状况,拉了一把蓝卫楼,轻轻地移动了过去,坐在了那张圆桌旁的凳子上。
圆桌不大,应该是个六人位的桌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其他桌子都坐满了,唯独这张桌子空着。
因为我们的特殊身份,在这鬼魂的世界里,肯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所以坐下来还是有点忐忑的。但是我坐下来之后,发现那些鬼魂的注意力根本都不在我们这边,都是在看向中间,也没人注意到我们,我们才稍微放下了心。
我们自然也把目光看向场地的中间。
之前已经观察过了,这里的座位是个圆形的分布,从里到外有三层。我们俩坐的座位是在最外面的第三层。
而在最里层的第一层的中心,也是一个圆形的摊位。
里面有几个人正在忙活,有颠勺的,有切墩儿的,有备菜的,还有和面的,显然那里是个能看得到的厨房。
这也是大多数大排档的特点,做饭的和吃饭的几乎在一个空间,供需分明,但是互
动频繁方便,点菜的能看到做菜的,做菜的能看到吃菜的,图的是一个热闹。
这时,又一阵歌声传来。
我注目循声看去,发现在我们的座位看过去的对面远端,在最里面的第一层,有一个穿着一身古装的女子,正在唱着一个不知名的小调。旁边还有一个老汉在拉着一把声音很难听的胡琴。
那老汉也是身着古装布衣,距离稍微有点远,我也看不清是哪个朝代的衣服。
不过看到这一幕,我也能认出来,那老汉和女子应该是卖唱的。
古代三百六十行,有很多行当现在已经消失了,或者已经改变了性质了。
这种卖唱的行业在古代酒楼里时有出现。在水浒传里,不就有鲁提辖路见不平一声吼,帮了金翠莲去找镇关西的麻烦吗。那个金翠莲父女俩就是似这般卖唱的。
我之前听到的咿咿呀呀的歌声,就是这个卖唱的唱出来的。不过那歌声我实在是不敢恭维,窃以为实在是太难听了。
如果想让我承认那是歌声都有点难为我,这嗓音就像是一个脸盆破了一个洞,又拿个锤子咣咣地敲。这歌声甚至都不能用破锣嗓子来形容了,
就是一种声音污染。听着就是一种折磨。
那老头的胡琴声音就更难听了。有点像是拿一块半干不湿的布在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