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针灸这一古老而神奇的医术领域中,各种针法的运用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其中,进针候气法是针灸施治的重要基础。
针刺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得气与否是补泻成败的关键因素。正如古籍《灵枢·九针十二原》所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灸大成》也强调“用针之法,候气为先”,《标幽赋》亦指出“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而不治”。临床实践也证明,得气快的病人疗效好,得气慢或不得气的收效则慢或不佳。
当遇到针刺不得气的病人时,有多种促使得气的方法。留针候气法,依据《素问·离合真邪论篇》,需全神贯注观察针下感觉,留针约10 - 20分钟,有时无需动针,经气自会到来。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体现了耐心等待经气的智慧。循摄法,如《金针赋》所述,当气不至时,以手循摄、爪切掐、针摇动、进捻搓弹等方法,促使气至。杨继洲也详细阐述了通过在所属经络部分上下左右循之,使血气均匀,针下气至的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捻转捣动法是摇针、提插、捻转相结合的催气法,如《神应经》所讲,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像手颤之状来催气,待气至后,要抓紧时机施行补泻手法,谨遵古训“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除了进针候气法,还有其他多种精妙的针法。控制针感方向法在远处取穴针刺补泻时意义重大,若能使针感到达病所,疗效往往更好。虽古籍有“转针向上气自上,转针向下气自下”等方法,但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都能达到目的。临床上多采用按压法,如《金针赋》“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医学入门》也有类似记载。例如治疗牙痛取合谷穴,通过左手拇指按压合谷下方,右手持针斜向病所,可使针感沿经上行至病所而止痛。接气通经法也可实现,如治疗坐骨神经痛,针环跳穴针感不足时,可在阳陵泉再下一针,使针感到达足趾部。
捻转飞旋法以捻转补泻为主,泻法是连续用较大幅度捻转数下后放手,拇、食二指张开如飞鸟展翅,捻时食、中指内收,针体内转,放时食、中指外伸,针体向外转,一捻一放,反复数次增强针感;而捻转角度小的飞旋手法为补法,曾有胁痛患者剧痛半月,取阳陵泉行捻转飞旋泻法,针到病除。提插捻捣法是在进针得气后,在天与地部之间进行间歇性或持续性较长时间的捻捣,多用于泻法,适用于痛证,有镇痛、镇静和消炎等作用。进退震颤法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作快速小幅度进退震颤动作,使针身颤动,多用于补法,可使血管及肌肉收缩,用于小儿麻痹症及颜面神经麻痹属虚者疗效满意。
三才补泻法是分天、人、地三部进针、出针的方法。补法是徐进,由天而人、由人而地,进针得气后捻转,再按至人部和地部,操作完毕慢提到天部出针并闭孔,可反复操作,适用于寒证;泻法是疾进,由天部直插至地部,得气后捻转提至人部和天部拔出,适用于热证,曾有阳痿患者针关元穴用三进一退补法,热感直达龟头,疗效显著。一针三刺法是先将针刺入得气捻转后提至皮下,向左、右斜刺得气,再恢复原针刺方向及深度留针,可治疗肩关节炎、三角肌痛、不语症等,有调和营卫、疏通经气、止痛等作用。捻转透针法受古代针灸名医影响,有横刺透、斜刺透、直刺透等多种形式,如悬颅透率谷治偏头痛、条口透承山治肩凝症、阴陵泉透阳陵泉治胆道疾患等都疗效显著。
留针刮柄法是在针刺得气留针后,每隔数分钟以右手拇指抵压针柄顶端,用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刮动针柄,针感舒适,适用于体质衰弱、精神疲劳、敏感性强和初诊患者。弹努针柄法,通过拇、中指轻弹针柄激发针感,气至后再行插针,属于补法,留针时也可每隔3 - 5分钟轻弹一次,适用于得气迟缓的病人。平补平泻法是较轻柔的补泻手法,用于不虚不实或虚实难辨之证,操作简单,将针刺入穴内后均匀捻针或采用其他基本手法激发经气,留针至病人有感觉后即可拔针。拔针按摩法是在轻捻出针后,在扎针处周围加用按摩手法,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滑利关节,能增强疗效、缩短病程、清除针刺后遗感。这些丰富多样的针灸手法,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让针灸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
在针灸治疗的实践中,每一种针法都有着独特的应用要点和需要注意的细节,这些都是玄风在传承针灸之道时着重强调的内容。
对于进针候气法,玄风会提醒弟子们,在留针候气时,虽然方法看似简单,但施针者的心要静。要真正做到全神贯注,就像等待珍贵的宝物一样,耐心地感受针下那微妙的变化。这种心境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不能有丝毫的浮躁,因为一旦分心,可能就会错过经气到来的瞬间。而在循摄法中,施针者的手法力度要适中,循摄的路线要准确沿着经络,上下左右的动作要流畅自然,不能生硬,否则不仅无法促进经气的运行,还可能扰乱气血。捻转捣动法的操作关键在于捻转、提插、摇动的配合,力度和频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