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中国旅游攻略大全> 第468章 临汾市(24)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8章 临汾市(24)(1 / 2)

7坤柔圣母庙,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古建筑,位于山西省吉县县城东北8公里处的谢悉村土垣上,四周山峦环绕,视野开阔,庙址居高临下,景色宜人。以下是对坤柔圣母庙的详细介绍:

一、历史沿革

坤柔圣母庙始建于宋天圣元年(1023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元延祐七年(1320年),该庙进行了重修,而到了明隆庆四年(1570年),又进行了局部的重建。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坤柔圣母殿,便是元代遗留下来的宝贵建筑遗产。

二、建筑特色

坤柔圣母庙的建筑风格独特,尤其是坤柔圣母殿,其面宽和进深均为三间,采用单檐歇山式屋顶,这种屋顶形式在古代建筑中较为常见,但坤柔圣母殿的构造却更为奇巧。殿内采用了减柱造的手法,即将四根金柱移至次间,使得殿内空间更加开阔。同时,柱头施以大雀替,额枋两层分置上下,形成井字形梁架,结构稳固而美观。此外,下层设抹角梁,上层施栏额和普柏坊,前后檐及两山由爬梁承托荷载,中心由斗拱挑承着垂莲柱,结成疏朗的藻井,这种结构之奇巧,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实属罕见。

三、文化内涵

坤柔圣母庙,又名皇天后土庙或后土庙,是祭祀土地的场所。这里供奉的是后土娘娘,民间也俗称娘娘庙。后土娘娘在古代被视为土地神,是掌管有关土地事务的女神。人们通过祭祀后土娘娘,祈求雨水、农业丰收和子孙满堂。坤柔圣母庙不仅承载着古代人民对土地的崇拜和敬畏,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

四、旅游价值

坤柔圣母庙作为一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建筑的魅力,了解古代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同时,庙内的祭祀仪式和供奉区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当地文化的好去处。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暂时忘却生活的压力,沉浸在古老的传统与信仰之中,感受心灵的洗涤和平静。

五、保护现状

坤柔圣母庙作为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保护。目前,该庙已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相应的修缮和维护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还加强了对该庙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坤柔圣母庙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坤柔圣母庙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古建筑,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了山西省吉县的一处重要旅游景点。

8挂甲山,这座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的著名景点,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下是对挂甲山及其摩崖造像的详细介绍:

一、挂甲山概述

地理位置与别名:

挂甲山,又名锦屏山,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城南约05公里处。这一地理位置使得挂甲山成为游客们游览吉县时不可错过的自然风光与文化景观。

历史背景:

据县志记载,挂甲山得名源于唐代名将尉迟敬德出征时曾在此挂甲休息,故更名为挂甲山。也有传说唐太宗与秦琼奔赴长安时,曾在此山巅挂甲,从而增添了挂甲山的传奇色彩。

气候与开放情况:

挂甲山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景区全天开放,门票免费,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游览条件。

二、挂甲山摩崖造像

历史沿革:

挂甲山摩崖造像始于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历经隋、唐、宋、金、明等多个朝代的补刻与修缮,直至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才基本完成。这一跨越900多年的摩崖石雕艺术,见证了挂甲山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积淀。

建筑格局:

挂甲山摩崖造像由西至东共分为5个区,每个区有2~3龛,多为火焰式或尖拱形。这些摩崖造像依山势而建,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景观。山东靠北的山岩上还有许多曲尺形石壁,上面也保存着大量的雕刻艺术品。

造像特色:

挂甲山摩崖造像的刻工精细、造型优美,尤其是其衣纹线条简练流利,极具艺术价值。现存摩崖石刻中,隋、唐风格尤为突出,个别龛为金代风格。这些造像中既有庄严的佛像,也有生动的胁侍像,展示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文物保护:

2019年10月7日,挂甲山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殊荣不仅体现了挂甲山摩崖造像的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也为其保护与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旅游推荐

游玩时长:

建议游客在挂甲山游玩1~3小时,以充分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摩崖造像艺术。

穿着建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