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大唐: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第680章 渤海高氏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0章 渤海高氏(1 / 2)

洛阳戒严了!

百姓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似乎一夜之间东都洛阳的空气都变得紧张了起来。

不久之后,一条不同寻常的消息被疯传:

大批神策军出营,直奔东方。

阖城上下,越发不安。

百姓们开始疯狂囤积粮食,洛阳城中的粮价也应声而涨。

不过,与往常不同。

由于皇恩盐店的存在,本该同样暴涨的盐价却不动如山,稳稳的定在五十文上。

不仅如此,盐店里的伙计还不厌其烦的告诉大家,朝廷出兵是因为沧州有人犯上作乱,与其他地方无关。

百姓们尽管半信半疑,不过恐慌的情绪倒是得到了一定的平复。

与普通百姓不同,同样的消息却让某些富贵人家惊恐万分。

尚善坊有个远近皆知的高府,一家人的大宅就占了半个坊的地。

高府的主人高仂出身渤海郡高氏,是已故申国公高士廉的同宗,先祖乃是北齐宗室。

不仅如此,高氏世代与范阳卢氏联姻,互为奥援。

以渤海郡为根基,与世家高门互通声气,在士林中的名望也日渐高涨。

光鲜亮丽的表皮之下,渤海高氏的实力急剧膨胀,不仅占据着渤海郡的大部分田亩,甚至还在向南、向北继

续扩张。

自从皇恩盐横空出世以后,海水晒盐法也广为人知。

被皇恩盐冲击后,有些小士族无奈之下,只能将已经无用的灶户抛弃、驱逐。

有些人却从中看到了机会,不仅没有舍弃灶户,还巧取豪夺,将那些以前看不上眼的沿海滩涂尽数霸占。

在这当中,渤海高氏是最早开始,也是吃相最难看的。

几番争抢下来,高氏不出意料的占据了最多的海滩,即便是范阳卢氏都要略逊一筹。

海水晒盐并不复杂,又是露天作业,很容易被人偷学,长芦盐运司也没有多此一举的进行保密。

有了海滩又学来了晒盐方法,以这些世家门阀贪得无厌的做派,又怎么可能忍得住不晒盐?

尽管这些世家只得了海水晒盐法的皮毛,所产盐货在质量上也远不及长芦盐运司。

但比起从前,煮海为盐的时候,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有飞跃性的提高。

长芦盐运司受到产量、运输等各方面的限制,一时之间肯定无法占据全部的市场份额。

这就给了这些奸商生存空间,在低价、以及垄断等各种手段之下,海边的盐场产生的利润比之从前只高不低。

这么一大块肥肉,谁不想独吞?

些私盐本就在市场上与皇恩盐直接竞争,双方都在牟足劲的争夺份额。

尽管李治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形,可也被这些门阀士族的贪婪和疯狂所震惊。

既然这些人胆敢公然触犯大唐律,挑战盐铁官营的政策,李治当然不会客气。

护盐军的成立,就是为此而来。

在李治看来,盐铁官营是国策,朝廷设置护盐军打击私盐天经地义。

可他没想到的是,护盐军的成立,对于这些仗着山高皇帝远,早已经当惯了土皇帝的士族之家来说,无异于是一种“挑衅”。

越是偏远之地,这种划地自雄的心态就越严重。

再加上渤海高氏出身北齐宗室,族中出几个脑子不清楚的家伙也不奇怪。

自诩“高贵”,看不起大唐皇室,暗中鄙视李唐“胡人血统”者有之。

胸怀“大志”,蛰伏以待良机的也不是一两个。

双方早就在盐市上激烈交锋,没想到李治居然“不讲武德”,派人来查抄他们的盐田。

这让这些“天潢贵胄”如何忍受?

当护盐军的这支小队完成任务,士气高昂的离开时,终于有人忍受不住,派出了自己的部曲。

护盐军由神策军的退伍老卒作为骨干而组建,其本

身的定位,就在于“捕盗”,类似现代社会的缉私队。

所以李治并没有给护盐军太高的配置,多有绳索、戒刀铁尺,类似于州衙的衙差。

也许,统一的玄色服装就是护盐军最出彩的标志。

而世家部曲,却是门阀之家的尖牙利爪,不仅刀枪齐备,还有长弓硬弩。

以及,甲胄!

私藏甲胄,罪同谋反。

《唐律疏议》:“弩一张加二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

护盐军也没想到敌人如此凶残,竟然会有甲士埋伏。

猝不及防之下,一支护盐军小队几乎全军覆没。

等到李治接报,已经是三日之后。

成立护盐军的时候,李治就开始有计划的行动完善盐铁官营,垄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