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吩咐那些大学士,拿着那篇《劝学》,贴遍大街小巷后。
楚墨又马上让李谨去调查,城中那些适龄进入书院读书的少年,为何纷纷没有前来报名。
显然,这其中,一定另有隐情!
李堇办事效率还是不错的,只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就从几户人家中,查到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是有人暗中偷偷告诉了城中那些百姓,如果人人都去了书院读书,一下子多出这么多的才学仕子,又有几个人能够进入朝廷去当官的?
至于剩下那些人,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光阴,当不上官,那白白读这么多书,还有什么用处?
这些百姓虽然不算聪明,但他们心里也明白,想要入朝为官,除了自身才学过人之外,还需要具备两个条件,要么是朝堂有人,要么就是家里有钱。
而对于这些穷苦百姓来说,又怎么可能有熟人在朝为官?家里有钱就更加谈不上了。
既然没有这两个条件,他们的孩子就算去书院读了书,将来又如何跟别人去争那一官半职?
眼看着当官无望,再被背地里那些人一顿夸大恐吓,这些城中的百姓,才纷纷决定,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入书院读书了。
只可惜,李谨只调查
了半天时间,加上那些怂恿百姓,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去书院读书的人,都只是跟他们匆匆聊了几句。
都很是神秘。
就算是李谨,一时也很难查到幕后之人。
不过,就算没有查到幕后之人,楚墨也能猜测得到,费尽心思阻止他推行新学策的人,无非就是右相和老大、老四他们。
将查到的消息,禀报给了楚墨后,李谨又站在旁边问道:“殿下,老奴还需要继续查下去吗?”
“不必了,孤现在还没功夫去对付他们,还是先把这新学策办成了再说吧!”楚墨淡淡的摆摆手回道。
虽说楚墨没有让李谨再继续查下去,但暗中却还是让秦朗,带着那些太子卫率,偷偷埋伏在京都的各处。
一旦发现有人故意教唆百姓不要参加新学策,太子卫率便会偷偷跟上去,等到了没人的地方,将那些教唆百姓的人,全都抓捕起来。
为了新学策一事,楚皇给了楚墨很大的权限,除了可以直接调动文渊阁和国子监的官员之外。楚墨还可以让京都衙门,秘密配合他的抓捕行动,将抓到的那些犯人,偷偷关进京都大牢。
于是,一连三日,太子卫率秘密抓捕了近百名犯人,那些在城中教唆百姓的人
,总算是销声匿迹了。
再加上楚墨亲自所写的那篇《劝学》,也发挥出了很大的号召效果,在那些大学士将《劝学》贴出去的第一天,便有几百个少年前来报名读书,并且往后的日子里,报名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一切,都在楚阳的意料之中。
如此,又过了半个月,前来报名读书的适龄少年,已经达到了京都适龄少年的九成之多。
新学策才一开始,就能达到这种效果,楚墨已经非常满意了。
毕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读书习字,至于剩下的那些顽固,那些死活都不肯来读书的人,他也就懒得再强求了。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楚墨精心策划的国立书院,终于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
只不过,这些国立学院光是在京都城中,就有不下五十座,每一座书院,都能容纳上千名学子一同读书。
再加上京都周边,那些人口密集的集镇,也都建立了国立书院。
所以,这新学策在京都,包括在周边几百里地区推行的时候,建立起来的国立书院,就有一百座。
这么多的书院同时开学,楚墨自然不可能参加每个书院的开学典礼。
最终,楚墨决定出席京都最大的一座书院的开学
典礼,并且还向楚皇讨了一块,楚皇亲手题字的御赐牌匾。
开学典礼,都是各个书院在同步进行,虽说楚墨只参加了其中一个书院的开学典礼,但每个书院,都由文渊阁和国子监各自派遣了两名官员,来担任书院的正副院长。
因此,即便楚墨没有去其他的书院参加典礼,其他书院也有专门的院长,负责举行开学典礼的事宜。
楚墨耗费心力,忙活了近一个月,终于等到了验收成果的一天。
这一天,楚墨带着降雪和李谨,来到了京都最大的书院参加典礼。
这间书院,足足比其他书院大了好几倍,可以容纳三千多人同时在这里读书。
这间书院的正院长,乃是一名文渊阁的大学士,名叫郑源。而副院长则是国子监的一名官员,名叫付兴。
他二人一看到楚墨,立刻就主动上前相迎,招呼着楚墨走到了举行典礼的高台。
那里,已经坐了好几个人,都是赫赫有名的文坛泰斗。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