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女生耽美>运河书商> 第67章 艰难起步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 艰难起步(1 / 2)

万事开头难。

没有什么事业会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各种艰难险阻。

书肆,是古今典籍的聚散地,是雅俗文化的传播体,以此为桥梁,联系着难以计数的文人学者、藏书家、书生及其书贾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承载着文明资源与学术薪火的积聚与传送。

书肆的繁荣或凋零,折射着社会经济与时代文化的盛衰变幻,而书肆的分布,则又与该地区的经济条件、文化水准及其印刷技术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

北京是明清两代故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琉璃厂更是书肆林立,是文化的聚集之地。

北京琉璃厂东西长二里许,桥居厂中间,北与窑相对。

一些书肆名称如下:声遥堂、唐氏嵩阳堂、李氏名盛堂、郑氏带草堂、李氏同陛阁、曾氏宗圣堂、李氏圣经堂、曾氏聚秀堂、二酉堂、文锦堂、文绘堂、宝田堂、京兆堂、荣锦堂、经腴堂(皆李氏)、郑氏宏文堂、徐氏英华堂、傅氏文茂堂、曾氏聚星堂、周氏瑞云堂、金氏文粹堂、徐氏文华堂、李氏先月楼、周氏宝名堂、周氏瑞锦堂、韦氏鉴古堂、周氏焕文堂、陶氏五柳居、刘氏延庆堂、李氏博古堂。

如今,李惟庆的陇西堂也要在北京琉璃厂分一杯羹了。

北京琉璃厂除书肆之外,还有其他行业。

桥东街道狭窄,参以卖眼镜、烟筒等日用杂物者。

桥西街道宽阔,尚有古董店,及卖法帖、裱字画、雕印章、包写书禀、刻板镌碑之店肆。

近桥左右,则有补牙、补唇、补眼,及售房中之药者。

如遇廷试进场之日,厂肆中试笔、卷帒、墨壶、镇纸、弓棚、叠褥等物俱备。

可以说,北京琉璃厂是文化之地,更是获取财富之地,这个地方,只要你销售的产品对路,不发财那是不可能的。

像周大维,在北京琉璃厂深耕刻书业近30年,目前积累的财富够子孙几辈子享受了。

周大维去年也花巨资捐了一个官职:大夫,以后回家建豪宅,门楣上刻着三个字:大夫第。

这应该是一个书商最大的炫耀资本,社会地位有了,这辈子奋斗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如今,周大维其实正想着要把李惟庆培养成南方书商的龙头老大,这样以来,既保证了南方书商的整体利益,也维护了他们周家的切身利益。

此时的北京琉璃厂,还是南方书商占绝对优势,北方书商不服气,正在暗地里发展壮大他们的势力。

因此,周大维担心自己年龄大了,对付不了正在膨胀的北方书商。

对于起步的李惟庆来说,如何在北京琉璃厂一炮走红,实现利润,才能立足,养活自己的伙计们,这是他目前要考虑的问题。

周大维告诉他:“要让陇西堂书肆取得经济效益,一是像以前摆书摊一样,寻找好的书籍销售,利益翻倍;二是寻找一个比较好的书稿,然后在许镇刻印,运输到这里销售。”

李惟庆觉得现在要拓宽视野,不能像许镇那样,刻印书籍只图眼前的利益。

在北京,你必须要有全国的视野,刻印的书籍,要让全国的读书人喜欢,那才有钱挣啊。

怎么寻找突破?李惟庆必须要立即行动起来。

李惟庆把销售总监洪记仁、李惟春他们召集起来,说道:“大家也看到了,到了北京琉璃厂,我们不是来吃喝玩乐的,这每天的开销很大,我们必须挣钱,否则,光靠吃老本,我支撑不了多久,我们现在呢,要挣钱,就得想办法把书肆里书卖出去,另外,我们还得想办法去一些王府等高层人士家里采购一些珍藏本,利润大,挣钱多,还有,你们要是实在没有业务,那就在书肆学习销售方法,总之,大家要有紧迫感与使命感,我们陇西堂书肆要立足,就得挣钱。”

“堂兄,我们也不是来吃白食的,我们也想立即出业绩,可是,这书肆的书我感觉不是很好卖,可能是跟我的销售方式不对有关,也可能是与我的素质低有关,跟顾客打交道有障碍,当然,我们会多学习,吸取教训,总有一天会成为销售能手,为咱们陇西堂书坊创造利益。”李惟夏说道,他是很想挣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的。

“我看隔壁的那些字画店很赚钱的,不如,我们也改行贩卖字画,那样的话,不出两年,我们个个都可以腰包鼓起来,回家娶媳妇。”李惟春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李惟庆也没有责怪他,只是说:“任何事情不能只看一时热闹,人家经营字画也有很大风险,他们血本无归的时候,你没有看到,我们是从事雕版印刷业的,不可能三心二意,只做自己熟悉的行业,这样才有前途与未来,我们坚持下去,相信明天会更好。”

凭借周大维的关系,李惟庆还是像以前摆书摊时一样,到处往一些王府跑,主要是为了收购一些好书,也借机了解这些王公贵族对新书的偏好。

李惟庆觉得现在要刻印一本好书,必须认真进行市场调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