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晓敏毫不犹豫的点头:“一样的,他们和我们这边一样的酬劳。”
那个厂子建立的初衷,本来就是给知青们的前途托底的,并不限于老知青。
杨俊清点头,表示明白,看看她,终于低声说:“其实政策刚下来,我们几个因为已经招工,没有回城的资格,很消沉一阵子,可是这一年多,回去的知青就业都不是很顺利,我们又觉得,我们还是幸运的。”
其实后几批的知青还好,离开家也没有几年,往前几年的知青都离家多年,不要说工作,就是家里也都没有了他们的位置,突然回城,家里多一张吃饭的嘴,多一个人挤住房,也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祝晓敏向他笑笑,慢慢的说:“其实,京城能建分厂,别处也有机会,到时候只是工作安排问题。”
现在杨俊清几个人在厂里都属于高级管理层,城里又有自己的人脉,如果有能力在别的城市办起分厂,自己过去当厂长,是顺理成章的事。
到那个时候,不但工作不是问题,也达到了回城的目的。
只是看这几个人有没有这个能力。
杨俊清一怔之后,眼神顿时变的清亮,转头向门外看一眼,心里已经在飞速转着念头。
当初京城分厂怎么建起来的,他们就是照搬应该也能做起来。
祝晓敏由着他去想,又拿了黄小娟递过来的帐本看,看到有新增的产品,仔细问一回情况。
等这些事都处理完,已经是午饭时间,有住在这里的大学生们过来吃饭,白桂花招呼大家去了二号院。
祝晓敏见几个开车的司机都很陌生,向杨俊清问:“这几位还是县里的?”
杨俊清点头:“是王科长协调的,来的时候带的都是我们的货,回的时候要绕路,帮忙另几个厂子带货回去,我们负责食宿。”
他说的王科长,就是已经升成副科的王小雅。
陈旭东盘算一下,皱眉问:“你们这个时间过来,难道是半夜出发?山路可不好走。”
杨俊清无奈:“本来我们的货昨天就已经装车,回到恒阴县,有几个厂子的人又说有事,拖住大半天,我们下午才出来,出山之后,师傅们就说要休息,只好就近的县城找招待所。”
也就是说,原来一天的路,他们生生分成了两天走。
祝晓敏向院子那边围着吃饭的司机们看去一眼,微微摇头。
国营厂的司机,拿的都是工资,出车有出车补助,多出来一天就多一天的补助,另外帮忙别处出车,自然是一路招待好吃好喝,能多拖一天,自然是要多拖一天。
要说不管是分厂还是总厂,多招待几个人吃几天饭,也不是什么问题,只是这种风气实在让人厌烦。
祝晓敏微默一下,点头说:“既然回去还要带别的货,估计中间还要拖拉,你们看好自己的东西就好。”
几个人只能答应。
公事终于说完,大家这才插进话来,问起村里人的情况。
黄小娟说:“村里还是老样子,这几年虽说条件好了一些,可忙的总是那些人,剩下那些不出工的,还是打架的打架,吵架的吵架。”说着微微摇头。
祝晓敏诧异:“打什么?”
黄小娟无奈:“还能是什么?打牌输了打一架,喝酒拌起嘴又打一架,连看到别人家的狗追鸡他们都能打一架。”
随着她的话,祝晓敏仿佛就看到了村里那番鸡飞狗跳的场景,不由就笑一声,轻声说:“那就是人间烟火。”
谈的已经不是工作,别的知青也慢慢凑过来,各自问起村里的人,山上的树,以及原来熟悉,现在已经变的遥远的一切。
直到吃过饭,白桂花带着几人去安排住处,祝晓敏才把黄小娟和杨俊清叫着走开,向两人问:“刚才我和常厂长说往县里开店,你们捣什么鬼?”
杨俊清叹气:“厂长,你不知道,现在厂里的人事虽然是我负责,可是人事变动,十二大队的人拼命走常厂长的后门,都闹好几回事了,现在要说厂子出面开店,不知道有多少人又要打破头呢。”
黄小娟点头:“有几个人厂里实在没法用,被常厂长劝回去,结果那些人回去,堵着常厂长老娘的屋子骂,说他忘了本,忘了自己是哪个大队的人了。”
杨俊清无奈:“常厂长为了压住那些闲话,连常大林都不敢提拔,还从灌肠车间调去了剔骨车间。”
黄小娟叹气:“常大林是干活儿的一把好手,又长了一双好手,这几年分厂送回去的机器,每次安装他都跟在旁边,好些小毛病他都能修,放在剔骨车间,虽说还是领队,还是可惜了。”
祝晓敏诧异:“常大林还有这个能耐?倒没看出来。”
杨俊清说:“他原本也上过两年学,运动开始后才不上了。”
祝晓敏点点头,只得说:“开饭店也只是一个设想,只要东西没浪费,倒也不是非开不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