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晨光洒在大明宫的瓦檐上,金色的光晕透过窗格斜斜打在宣政殿的石阶上,殿中的肃穆与庄严让每一位大臣都心生敬畏。此时,天还未大亮,宫中一片寂静,空气中仿佛凝结着无形的紧张气息。李承乾站在殿门前,目光远远望向大殿内的龙椅,心中波澜暗涌。尽管面上显得沉稳,但他感到手心已经微微出汗。这个朝会的气氛比平时更加紧张,殿外的风也似乎带着寒意,让他的掌心透着丝丝冰凉。
虽然是深秋时节,早晨的寒气渗透进骨髓,但李承乾此刻更为担忧的,是这场无形的朝堂斗争。每一次朝会,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今日的朝议格外关键。他的四弟李泰最近锋芒毕露,才智与远见赢得了朝中越来越多的青睐,特别是在突厥问题的处理上,李泰提出的策略不仅新颖大胆,还得到了不少重臣的赞赏。尤其是房玄龄,这位父皇身边的重臣,对李泰的态度转变明显。房玄龄的影响力举足轻重,他的动向让李承乾心中隐隐感到一丝危机。
李泰自进入朝堂以来,接连展露锋芒,稳步积累威望。他年轻有为,谋略深远,渐渐赢得了不少朝臣的支持。李承乾深知,虽然他仍然是大唐的太子,肩负着继承大统的责任,但朝堂的风向已经开始悄然转变。李泰的崛起让他意识到,这场兄弟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宣政殿内,群臣列立,两旁的文武百官面色肃然,目光中带着几分紧张与期待。大殿正中央,皇帝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他的目光如鹰般锐利,扫视着殿内的每一个人,眼神中流露出深沉的思索与威严。李承乾与李泰分立于大殿两侧,兄弟二人彼此对视一眼,目光中带着不易察觉的试探与较量。这是兄弟之间的一场无声较量,而每一次朝议,都是他们展现能力、赢取支持的机会。
李世民清了清喉咙,声音低沉而威严,打破了殿内的沉寂:“今日朝议突厥之事,朕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突厥自古以来便是大唐北疆的心腹大患,他们常年骚扰边境,时而侵扰、时而撤退,唐军虽屡次击退他们,却始终无法彻底铲除这个威胁。近日,突厥再度活跃,边境地区告急。如何应对突厥威胁,已成为当下最迫切的国事。
李泰不急不缓地从人群中走出,神色淡然而自信。他向李世民行了一礼,随即稳步上前,语调平稳而坚定:“父皇,突厥素来以骑兵为主,行动迅捷,擅长以游击战法骚扰边境。臣弟以为,当下最好的策略便是主动出击。我大唐的精锐骑兵战力强盛,若能率先发起奇袭,突袭突厥大营,必能令敌人措手不及,从而迅速瓦解其战斗力。”
李泰的声音沉稳有力,字字句句直击要害,提出的策略大胆果决,引发了殿内大臣们的议论。文武大臣们低声讨论着李泰的策略,不少人都露出赞同之色。李承乾心中一紧,清楚李泰的策略虽然听起来大胆而直接,却并非没有可行性。以唐军的精锐骑兵之力,的确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发动奇袭,击败突厥的主力。然而,突厥擅长的正是游击战,若贸然深入敌境,恐怕极易陷入敌人的埋伏。
李承乾微微皱眉,内心快速权衡利弊。父皇素来赏识果敢之人,李泰的提议无疑极具诱惑力,但一旦失败,后果也将不堪设想。李承乾缓缓走出,向李世民一揖,语调沉稳而冷静:“四弟所言的确有道理,主动出击可以迅速打击敌军,但突厥狡诈多变,擅长游击战,贸然出击恐怕会正中敌人下怀。儿臣认为,最好的策略是布下伏兵,假意示弱,引诱敌军深入我境,再以逸待劳,发起反击。如此一来,既能避免冒险深入敌境,又能在己方有利的地形上击溃敌军。”
李承乾的言辞温和而有理,既没有正面否定李泰的建议,也为自己的主张留有余地。他冷静的语气和沉稳的态度让不少大臣点头称赞,纷纷低声议论。
李世民静静听完两位皇子的意见,目光在两人之间来回打量。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众臣屏气凝神,等待着皇帝的决断。李世民微微颔首,低声说道:“李靖,按太子所言,布下伏兵,诱敌深入,再发起反击。”
李靖,即是当朝的名将李靖。他素来以战功赫赫著称,是大唐的军事支柱。听到皇帝的指令,他立即躬身领命:“臣遵旨!”
殿内的气氛稍稍松弛下来,然而李泰的神色并未有任何波动。他始终保持着一贯的从容淡定,仿佛这一切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微微垂下眼帘,掩饰住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冷意。他知道,今日的朝议不过是一场小小的试探,真正的较量还未开始。
李承乾也并未露出任何得意的神色。他很清楚,这场小小的胜利并不足以稳固他的地位。父皇的决定虽然暂时倾向于自己,但更多是出于平衡和权衡,真正的胜负并未定下。兄弟之间的竞争远未结束,李泰的野心与智慧同样不可小觑。
宣政殿内的议论声渐渐平息,李世民站起身来,目光依旧深邃而凌厉,扫视着殿中的众臣。他走下龙椅,缓缓说道:“突厥之事事关国本,务必小心行事。朕不容许有半点闪失,若有任何纰漏,尔等必将严惩不贷。”
大臣们纷纷俯首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