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陛下初登宝典,国库空虚,不得已才精简官员。”
“可现如今我大唐是国泰民安,预算充足,这个时候若是再不扩充人才的话就不合适了。”
“此次科举虽说补充了上千人,可这些人全都是基层的官员,也都是文官,还是有许多部门缺人手。”
说着说着,虞世南流露出一副激动的样子,让林安看的是忍不住想笑。
真不愧是性情中人,真正的在为朝廷着想,急朝廷之所急。
这就是为什么唐朝初期会变得越来越强的原因,绝大多数的高层官员都可以参与到政策的制定。
所有人都奔着一个目标,那就是想方设法的让大唐变得强大,繁荣!
最起码目前为止林安所接触到的高层官员,皆是如此。
无论是长孙无忌,还是房玄龄杜如晦,又或者是这个礼部侍郎,无一例外。
即便他们有时候是有些私心在里面,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大唐好。
官场之中,他所看到的不是勾心斗角,不是尔虞我诈,是所有人劲往一块使,心往一块想。
这,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
这些念头在林安的脑海之中一闪而过,“老哥,你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其实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归根结底还是读书难,许多人家的孩子,都是没有能力念书的。”
“即便是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落榜,满盘皆输,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久而久之,读书人会越来越少。”
“有太多有能力有才干的人,都是因为这个而被埋没。”
“倘若朝廷能在科举之外制定一个政策的话,想必会留下更多的人才。”
“这不仅能起到招揽人才的作用,更关键的是可以稳定天下读书人的心。”
“说得好!”
林安的话音刚落,虞世南便忍不住拍桌子站了起来。
“林老弟,你真不愧是能考上状元的人,这些东西我就没想到,还是你厉害。”
“人才,还是人才啊,我大唐人才济济,可能为朝廷做出贡献的,又有多少?”
“这种人才的流失,着实让人心疼啊。”
说着说着,虞世南的情绪突然失落了起来。
“哎……林老弟,其实我们礼部的人,岂能不知道留住人才的必要性?”
“可问题的关键是,现在我们经过一系列的讨论,最终也无法得到一个结论。”
“尚书大人的意思是挽留人才有必要,可问题的关键是需要花费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若是最终的结果不好的话,那损失就大了。”
“这就是达不成统一意见的原因。”
……
林安挠了挠头,“老哥,咱们来捋一捋。”
“综上所述,关键问题是需要实施怎样的措施,既能帮助朝廷留住人才,又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虞世南默默的点了点头等着他继续说下去。
见虞世南认真听了,林安这才继续说:“既然如此,我认为非常有必要让朝廷重新开设国子监。”
“重设国子监!?”虞世南再次大吃一惊。
所谓的国子监,其实说白了,就是官方办的一个高等学院,里面所教的可不仅仅是四书五经,还有诸多的门类。
其中一个作用就是广招天下英才,让他们能学以致用,无论你是文化好,还是动手能力强,又或者是善于辩论。
总之,每一个从国子监出去的学生,都能找到发光发热的地方。
国子监在魏晋时期已经出现了,不过那时候存在的意义只是给世家子弟来念书用,最初的名称也不叫国子监。
是到隋炀帝的时候才改成这个名字的。
随着隋朝覆灭,国家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国子监慢慢的也就被人淡忘了。
就连科举考试都是才刚刚恢复,谁会去在乎一个国子监。
看着虞世南那吃惊的样子,林安翻了翻白眼,“老哥,你们不会是连这个都没想到吧?”
虞世南的嘴角抽了抽,尴尬的挠了挠头,“这……这个当然想到了。”
可实际上,不管是他这位礼部侍郎,还是礼部尚书,压根就没想到这一层。
这倒不是说他们脑子不好使,而是因为思想受到了限制。
他们想到的都是让陛下下一道圣旨,或者是制定某一项政策,可从来都没想过还能建设一个专门的机构,或者是重开前朝的某个衙门。
嘴上这么说,可实际上林安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得,这帮家伙是根本就没想到。
林安也没在这件事上计较,喝两口茶才说:“开设国子监的好处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可以笼络到大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