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姜氏也不是心血来潮就要给孙女谢妙容买块地,弄个中等规模的庄园给她练手。实际上她是觉得谢妙容八岁多了,也可以试着管一个庄园,毕竟这个时代的世家大族的女郎们出嫁以后都是有陪嫁的,陪嫁的常常就是大大小小的庄园。
而女郎们在出嫁之前娘家的母亲或者长辈就会教她们一些如何管理庄园,如何安排人手,如何看账本,如何统筹规划庄园里面种什么,养什么,怎样才会有好的产出等等的内容。往往这种关于庄园的财商教育在十岁以后就会开始,要是早的也就是在谢妙容这个年纪。
因为要把一个庄园管理好,要让庄园的产出好,这种学习不是一两年就可以的。很简单,光是庄园里面种的东西除了粮食类作物以外,什么果树,药材都要经过好几年才能成熟,才能有收益。有了收益,庄园的拥有者就会比较种的这些东西,哪些产出多,哪些收益好,然后在这些品种里面挑选出来几样适合自己的庄园中的,收益最好的品种继续种。
另外,当世的士族们的庄园中还雇得有工匠,生产各种日用品和加工药材酿酒等。
这也牵涉到配合自己的庄园的种植和养殖品种来雇什么工匠,生产什么产品的问题。这个依然是有一个过程,最终才能确定下来。
所以,一座庄园相当于一个生产机构,只不过是混合型的。毕竟士族们经营自己庄园的目的,一开始也就是为了自给自足。吃的粮食,蔬菜,果品,还有猪牛羊鱼等基本都是自己庄园里的产出。如果有多余,他们会拿去出卖换钱。可是,到后面,随着士族们疯狂的占山圈地,庄园的规模越来越大,庄园里面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庄园的拥有者根本自己消耗不完,那最后必然要出售了。
于是,他们当然开始思考起自己的庄园里面种什么养什么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得到最多的收入。
因此,做一个好的称职的庄园拥有者,这也是世家大族们对自己家的郎君和女郎们的教育内容之一。并且因为士族之家的郎君们要入仕,要做官,实在没资质的才会去经营庄园,所以郎君们接受此种财商教育的倒还要少些。但是作为将来主持一个大家,或者一个小家中馈的女郎们来说,她们学习如何管家,如何管理自己的陪嫁的庄园,以及嫁过去后夫家的庄园,那就是必须的一个学习内容了。
谢妙容从小是在姜氏身边长大的,姜氏在一定程度上就代替了刘氏,对她进行管家主持中馈,还有这种财商的教育。再加上姜氏可是活了一大把年纪,人老成精的人,由她来教给谢妙容的东西那就要比她的媳妇们教给女儿的更加有深度,更加管用。
自从谢妙容“突发”奇思异想设计出来高足家具,后面又跟姜氏一起写出了木器店的经营手册后,姜氏就认为自己这个小孙女不但本身天姿聪慧,而且在财商上也天分很高。
等谢氏宜家木器店开起来,日进斗金,大大赚了一笔钱后,她就决顶拿该谢妙容得的钱给她买个中等规模的庄园,让她试着去经营,看她能否经营得好。正好,谢妙容自从她二姐出嫁后,觉得无聊,没精神,姜氏就适时把这个意思提出来,结果得到了谢妙容的积极响应。
“阿婆,我想问一下你说的那中等的庄园大概有多大呢?”谢妙容提出了一个她关心的问题。说实话,她长这么大,只在建康城里转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去了清溪,虽然也听说过那些大庄园最大的甚至超过万亩田地的,还有她乳母阿枣一家人所在的那个小庄园不过一二百亩地,但是中等的庄园她还真得不知道有多大。
姜氏告诉她:“总也得七八十顷地吧。”
谢妙容换算了下,七八十顷差不多有千亩地那么大,想象一下占地千亩的规模,那也是相当震撼的。
所以,她立即啊了一声,表示惊叹:“那么大啊!”
姜氏道:“也不算大,咱们谢家可有十余个比这个大的庄园呢,小的就更多了。”
谢妙容明白,像谢家这样的高门大族,族人甚多,除了他们这嫡枝的,还有旁支的族人,都靠着谢家的这些产业过日子呢。而且还过得很好,那就当然需要有庞大的产业维持他们豪奢的生活了。
之所以称为豪奢,是相对于平民百姓说的,比如相对于阿枣那样的人。阿枣说过,谢家请客宴饮,常常一顿饭就是数百钱,乃至千钱,够她一家人吃几年。
可要是跟其他的门阀士族比,谢家也称不上最豪奢的,比如王家就比谢家更加豪奢,也难怪在那个家庭中长大的王鸾会长成纨绔,成天觉得钱不够花,可他又没有本事弄钱,自然是要打妻子谢伯媛的主意了。
谢妙容搓手,问姜氏:“那阿婆,你打算什么时候买这么个中等的庄园交到我手上?”
姜氏:“且等一等,我先叫人去建康周围十里地内找一找,像是在建康周围的规模千亩左右的庄园多半都是在一流士族或者皇族手里,若是要出售,那钱也比一般这么大的庄园贵。不过,物有所值,胜在庄园离城近,来去方便,庄园里的产出运到建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