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羽你不必打听此事,也许是她天生就爱笑。”
“来,你跟我说说,这样的水转筒车如果装到我种瓜种豆的院子里,需要多少两银子?”
此话一出。
杜若笑声更大了。
而杜大儒则是斜了她一眼,提醒她不要乱说话。
“爹爹,你不是不爱在小辈面前摆架子吗,怎么还担心让林先生知道你的糗事吗?”
“不爱摆架子和不爱说糗事有关系吗?”
论打嘴仗,杜大儒连当今陛下都不服,还能被女儿压下一筹?
可杜若也不是吃素的,见爹爹为了得到一架水转筒车,连“小羽”这种亲近的称呼都喊出来了,生怕让林羽为难,只能揭露了一个事实。
“林先生,人家种瓜得瓜,我爹只能得到瓜瓤子,人家种豆得豆,我爹的豆苗都长不出第四片叶子。”
啊,这……
林羽知道“草盛豆苗稀”,是因为想躺平摆烂。
可杜大儒显然不是这种人,只能说,有种田之心,没有种田的天赋。
说不定,还额外带一些种啥啥死的特长。
就这种情况下,别说安排水转筒车了,给老丈人直接安排一条河引过去,豆苗该拉稀还是会拉稀。
被揭了老底的杜大儒,倒也没有恼火,只是在暗中叹了口气:看来我是无福消受这水转筒车了。
“伯父,其实这种水转筒车,你看它外观挺雅致的,你完全可以把种瓜豆的地方,种上竹林,再挖条小溪流,把这小型的水转筒车放进去引水。”
“食有肉居有竹,邀上好友,用水车汲来的溪流新水烧水泡茶,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不是也别有一番风趣吗?”
这个提议,不禁让杜大儒眼前一亮。
连杜若想象到这个景象,也是心驰神往。
原本杜大儒以为林羽只懂诗词之道,功名太低,耕读传家,做事更注重实用性,与女儿那闲时喜好摆弄雅致物件的脾气不太相投。
如今见林羽居然有如此审美,心中更是满意。
但。
“小羽啊,你让我拿农具来当摆饰,只为泡茶饮水取用的话,未免浪费。”
“不浪费啊,物尽其用,竹子随处可以取用,假如伯父能够将它引以为潮流的话,还能够增加一些木匠们的收入呢。”
光是水转筒车的耗材并不昂贵,但它结构精妙,再加上已经进献给陛下。
如果他所料无误,陛下一定会专门于工部辟出一个部门,掌管这些农具生产。
到时候像这种景观作用的水转筒车,每个富贵人家里来上一两架,绝对能够让国库增加不少的收入。
寻常人家拿它当农具,提升饱腹的质量,富贵人家拿它当装饰,大家各取所需,提升生活的品质。
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还能够全部获利的事,为什么不去做呢?
“小羽啊,你的格局远比我想象的要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哪日我与夫人在益州选好了新宅院,必定要来你这里求取两套水转筒车。”
在益州选新宅院?
求取两套水转筒车?
聪明的人,已经在杜大儒的闲话家常里,获得了有用的消息。
看来伯父伯母是打算定居益州。
杜家在益州有别院,买两套宅院的话,另一套定是给杜小姐安排的退路。
父母爱子,计之深远。
他也要让杜家二老,免除后顾之忧才对。
“伯父,已经立秋了,泡在这凉水里,小心着凉得风湿,我们还是上岸聊吧。”
“好好好!”
杜大儒其实不擅长和人打交道,更喜欢埋头于书海之中上下求索。
但与林羽在一起,总是能够见到新奇物件,获得一些前所未闻过的感触。
他逐渐理解了,女儿看中林羽,可能不光是看中了林羽的才情,更重要了此人的心智与格局。
即使如此,杜大儒也不再矜持。
谈天说地间,转眼便到了午饭时。
不等林羽开口,杜大儒便要拉着林羽喝两杯。
“我家虽有李神医送来的重碧酒,但都被长辈们哄抢一空,今日既然来到了小羽你的庄子上,不知你肯不肯陪伯父我喝两杯,说说心里话?”
合着之前说的不是心里话吗?
林羽见杜大儒还没开始喝,就有些微醺了。
猜到这个心里话的方向要往哪里说,赶紧将早已准备好的一小坛红泥封装的重碧酒,差人拿了上来。
“伯父,这酒是第一批酿造,又在酒窖里存放了多时的,酱香绵长,后劲十足。”
他特意把封口上的纸条揭下来,放到了杜大儒的面前。
重碧虽好,莫要贪杯。
如此显眼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