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辣椒进去。
地里的辣椒也渐渐成熟了。
宁秋摘了一批老的辣椒兜售给了香满楼以及知味楼。
她定价一斤三十文,还是那句话,物以稀为贵,也就刚出来的稀罕物值钱,后面一普及就平民化了。
这边六亩地的辣椒,不可能全部养老留籽的。
除了两家酒楼,她每天也会让其他去城里卖豆制品的众人捎带个一两斤去卖。
辣椒给这些村民们算二十文一斤,对外卖最低不少于三十文,要是有本事卖得更高多出来的钱也是属于自己的。
这些辣椒不用村民们掏钱进货,他们只管先拿
货,卖了多少回来再算账,也算是一笔无本买卖了。
村民们很高兴,虽然觉得这个东西太贵了,但在城里卖了这么久的货,谁家能吃得起他们心里也有数。
还有一段时间就要割稻子了,他们得抓紧时间多挣点钱,农忙的时候也好多各几斤肉犒劳下家里人。
他们这边种小麦的不多,家家户户也就种了两三亩,大部分是水稻。
端午节后收割完了小麦,如今地里又种上了花生跟棉花。
种田就是这样,收了这个又要种下一个。
等这一季的水稻收割了,他们还要继续种水稻,算是双季稻。
在宋朝就有双季稻了,现在除了北边,长江以南以及中部一些地区,都种两季稻。
这天,聂小牛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说上次一次性定了不少干货的那位段掌柜来了,让他明天送一批干货过去。
宁秋大喜,本以为这个段掌柜就是个过客了,没想到居然成了回头客。
“他要多少?”宁秋问。
聂小牛道:“段掌柜说有多少他都要。”
宁秋:“……”
口气这么大?
当下转身回去称重。
距离上次也才过去半个月,家里已经囤了不少干货了。
既然他说全要,看来那一批干货带回去挣了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