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嫣然渐行渐远的背影,凌熠辰的心中涌上了一抹难以名状的惆怅,他不自觉地叹了口气,脸上的神色也随之暗淡下来。
……
时间仿佛是一匹奔跑的白马,一眨眼间,已至除夕之日。
郑跃带着嫣然及一双儿女,围坐在一起,开始着手包制象征着团圆的饺子。
今年的沈家分外热闹,郑跃的几位家人也都齐聚一堂,特别是郑辞一家决定留在府中共同欢度春节,这使得郑跃的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喜悦。
天色刚破晓,他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嫣然,兴高采烈地开始了包饺子的仪式。
有了苏佳琪和苏子羡这两个小不点的加入,嫣然的包饺子过程显得有些缓慢而温馨。
她不仅需要耐心教导孩子们如何揉面、如何调配馅料,还得时刻注意他们的安全。
苏佳琪与苏子羡年岁尚小,过去郑跃常常因为厨房安全隐患而不允许他们靠近,而今年,却是他们首次涉足这个对他们而言充满神秘感的地方。
两个孩子对此异常兴奋,他们站在一旁,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嫣然的每一个动作,心里既跃跃欲试想帮忙,又害怕添乱,小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神中满是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
起初,嫣然沉浸于忙碌之中,并未注意到孩子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
直至郑辞偶然间路过厨房,看到这一幕,不禁失笑,他走到兄妹俩身边,笑得温和:“来,三舅带你们去别处看看有趣的东西!”
“谢谢三舅。”
两人的声音软糯甜腻,充满了孩童的纯真无邪,令郑辞的笑容更加温柔了几分。
“我们都想知道娘亲是如何把饺子变出来的。”
嫣然闻声恍然,转头望向两个孩子,见他们眼巴巴地望着自己,不由得也被逗笑了,随手从面团中捏出了两个小面团递给他们:“拿去玩吧,不过别弄脏了衣服哦。”
苏佳琪和苏子羡接过分得的小面球,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异口同声地答应了一声,然后跑到人少的一角。
几个细心的丫鬟为他们搬来了小椅子,两个孩子面对面坐下,认真而又开心地玩弄着手中的面团,不时传来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郑辞见此情景,心中既有无奈也充满了欢乐:“我费尽心思为他们准备的新奇玩意儿,他们都不怎么感兴趣,你随手一团的面,却能让他们笑得像盛开的花朵一样。”
嫣然迎上郑辞那略带醋意的眼神,忍不住轻笑出声,语气温暖如春:“三表哥你最是懂得心疼人,对孩子们也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你不在京城的这些日子,孩子们几乎每天都会提起你,听说你要回来,他们那个晚上激动得几乎整夜未眠。”
郑辞听罢,笑容在脸上绽放,平日里的不羁少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柔的光芒:“乐乐和安安都是聪明的小家伙,谁是真心对待他们,他们心里明亮得很。”
“这样就很好。”
郑辞轻轻叹了口气,“机灵点终究是好的,不容易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
尽管郑辞至今未婚,但这对兄妹的成长之路,他几乎是亲眼见证。
在章洲的那段时光里,一开始他还为这两个小家伙带来的“麻烦”感到头疼不已,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却越来越喜欢上了这两个小生命,他们既聪明又听话,让郑辞从心底里对他们疼爱有加。
对于别人家的孩子,郑辞通常不甚在意,唯独对苏佳琪和苏子羡,他倾注了不同寻常的关注与爱护。
平日行事最不拘小节的他,一旦涉及带着这两个孩子出门,郑辞便一改常态,瞬间化身为一位细心周到、无可挑剔的好舅舅。
嫣然深深望进郑辞那双满含温情的眼眸,她深知他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深,温声道:“表哥对两个孩子的深情厚爱,我们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你的用心良苦,我们都感同身受。”
这话音刚落,嫣然的思绪犹如被春风拂过的湖面,泛起层层细腻的涟漪,将她拉回到了几日前的那个午后。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青石板上,她忽然忆及了一件颇为微妙的事情,不由地向身旁的郑辞投去了探询的目光,轻声问道:“三表哥,你将来是否有意在京城里定居呢?”
她与郑辞年岁相近,自幼便如同兄妹般亲密无间,这份情谊并不亚于她与苏斯言的关系,因而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滑出了唇边,没有丝毫突兀之感。
“我听闻长公主的侄女似乎对你颇感兴趣,三表哥对此有何看法?”
嫣然的话语中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与关怀。
郑辞,这位素来行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的青年,在这一瞬间竟罕见地露出了一抹微怔,随后轻轻叹了口气,仿佛这口气中承载了万千言语难以述说的情绪。
嫣然捕捉到这细微的变化,黛眉微蹙,手中揉捏着面团的动作不禁停滞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