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嘿嘿,瞧这月色如醉,我忽地觉得,此刻不喝点小酒,简直辜负了这良辰美景。喏,我特地带来了两壶陈年佳酿,还有几碟下酒小菜,你我兄妹俩,何不借此机会,共饮几杯,谈谈心事?”乐乐提着两壶泛着淡淡酒香的酒,双手还稳稳地端着几碟精致的小菜,微笑着来到了于乐面前。
于乐看着乐乐那满脸期待又带着些许狡黠的模样,心中早已明了她的来意。他微微一笑,轻声道:“乐乐,你这心思,我又怎会不知?你若有疑惑,或有话想问,直说便是,哥哥我何时会隐瞒于你?”
乐乐闻言,顿时眼前一亮,那双长睫毛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像极了一只狡猾的小狐狸。她嘻嘻一笑,凑近于乐身边,压低声音道:“哥哥,你向来心思缜密,我猜测你定然是心中早已有了计策。只是,为何你迟迟不肯透露给我知道呢?莫非,是怕我坏了你的大事?”
于乐闻言,轻轻摇头,伸手拍了拍乐乐的头,语气柔和而坚定:“乐乐,你误会了。我并非不信任你,只是此事牵涉甚广,需要谨慎行事。我知道你关心我,但有时候,知道得太多,未必就是好事。你只需要知道,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保护好你,不让你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乐乐听了于乐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深知哥哥对她的爱护与关心,也明白他的苦衷与无奈。于是,她点了点头,乖巧地坐在了于乐的身边,两人开始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共同品味着这杯中的美酒与人生的百态。
“哥哥,”乐乐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低声而又兴奋地问道,“我看见了有一队信差匆匆从南门离去,紧接着,咱们的新军,近千人的规模,又悄无声息地从北门涌出,此刻已在城外三里之处安营扎寨,搭建起严密的军帐。这一切,是否意味着你已经采纳了我的提议,准备设下诱饵,引敌人自投罗网?”
“乐乐,”哥哥的语气平和而深沉,仿佛正在揭示一个深藏的秘密,“你知道吗?许多看似重大的决策,其实往往只需两三人便能定夺。那些众人纷纷议论的热闹场面,往往不过是形式,走过场而已。”
乐乐瞪大了眼睛,对哥哥的这番话流露出明显的好奇与惊异。这是哥哥第一次在她面前谈及如此深沉的世事洞察,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与震撼。
“乐乐,你要铭记在心,大事之上,需得两三人之智以定乾坤,方可避免一意孤行;然而对于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则需汇聚众人之议,集思广益,方能在纷繁之中找到那最佳的出路。但,若是遇到了至关重要之事,那便无需再做无谓的口舌之争,必须果断决绝,以你之心,定你之策,不受他人左右,方能把握住那稍纵即逝的时机。”
乐乐干了杯中的酒,笑嘻嘻地说道:“哥哥,你该跟我说说你的决策了吧!嘿嘿。”
于乐温柔地摸了摸乐乐的脸颊,“乐乐,战事如棋局,需深思熟虑。非但谋一役之胜,更要谋一隅之安。然而,这隅地之谋,亦需放眼全局,洞察世事变迁,方能稳操胜券。
在这纷扰的世间,每一场战争都如同精心编织的棋局,步步为营,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乐乐,你要懂得,胜利不仅仅是靠一时的勇猛,更需深远的谋划和洞察秋毫的智慧。
在筹划某一战役时,你需先考虑这一地域的局势,如何布局,如何调动兵力,如何运用策略。然而,这地域之谋,又需与全局紧密相连,洞察天下大势,方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
咱们先从全局来说,我问你,南军十五万以上的军队,为什么不反?”
乐乐陷入了沉思,“哥哥,我认为,南军内部自从柴融死了后,已然是乱作一团,他们分裂成数股势力,彼此间并不互相信任。更有一个可能性,便是他们在等待着从京城仓皇逃窜的那帮叛逆之徒。那帮人,或许正是他们心中的领袖。”
“那么,我且问你,你希望看到他们重新集结成一股势力,还是我们逐个击破,将他们一一消灭?”
乐乐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分而歼之更为上策。皇上不是也下了命令,要我们铲除那些逃出京城的叛逆吗?哥哥,你与徐演达、林重之都交好,你,你会杀了他们吗?”乐乐的表情有了担忧之色。
“暂且不谈这些琐事,我们回归正题。你提及的‘分而灭之’策略,那么,依你之见,哪一方的势力更易于瓦解?”
乐乐的回应如同快刀斩乱麻,简洁而有力:“自然是那些从京城逃出的那批人!”
于乐微微一笑,继续追问:“那么,若你是南军首领,听闻京城的那群人已遭灭顶之灾,你又会如何应对?”
“我,要么起兵,要么投降。”乐乐迟疑地说道。
“投降的结果就不必细说了,那如果起兵呢?你准备怎么办?”于乐采取的是引导的方法,一点一点地引导乐乐的思考。
乐乐匆匆抓起舆图,双眸如炬,专注地审视着。片刻之后,她的嘴角泛起一抹狡黠的笑容,如同狡兔出洞前的那一丝狡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