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真的,这桌子上的,除了这枝金蝉的首饰,和那个玉片。”
“其它的陶器,全都是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物件儿。”
陈林斩钉截铁的说道。
郑馆长之前也见过这些文物,但当时他根本就没有往‘仰韶文化’上去想。
这时,见陈林说这是‘仰韶文化’时期的产物,他就越瞅越像。
金局却是还有些不确定,他指着那枝金蝉和玉片问道:
“若说这些是‘仰韶文化’的东西,可这墓地里,怎么会出现金蝉和玉片。”
“这两样东西虽然不太弄得清是哪个朝代的,但工艺绝不是‘仰韶文化’时期可比的。”
陈林拈起那根金蝉,细看了看,就知道这是件明朝时期的物件。
这枝金蝉周身是由黄金打造而成,重量高达80克,且含金量达到90。
这东西不论是放到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十分珍贵的东西。
它当然不可能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能做出来的东西。
“这金蝉应该是明朝时期的物件儿,我如果猜得不错的话,这应该是在女性尸骸的墓地取出的。”
金局愣住了,他睁大两只眼睛,有些不可置信
的看向陈林。
“你……你怎么知道的……”?
这金蝉确实是从一具女性尸骸上取下的,准确的说应该是在发髻上。
陈林的目光落在这只做工精致的金蝉上。
“在古代,蝉不仅仅是一种动物,它还有着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寓意。”
“因为蝉这种动物在人们的印象里,每年秋季就会消失。”
“但在隔年的夏季就又会出现,因此,蝉在古代也寓意着周而复始的含义。”
“把金蝉放入墓中,代表着让自己死后能够复活。”
陈林把手中金蝉放到金局、郑馆长,和罗程面前,让他们去细看。
“这支金蝉发簪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金蝉、玉叶和发簪。”
“这发簪的做工十分的高超,让金蝉趴在了玉叶上,看着非常生动形象。”
“这金蝉的体型并不大,甚至有些小,长24厘米,宽仅08厘米。”
“工匠要在这么小的物品上,雕刻这只金蝉是很困难的事情。”
“而且金蝉下方的这片玉叶采用了阳线、阴线等复杂的手艺去篆刻而成。”
“这片玉叶通体有着八片叶子,且中间低四周高,立体感超强。”
“最后一部
分是发簪头,这发簪头由银做成,且经过了详细的雕刻。”
“这三部分缺一不可,将这金蝉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这匠人是独具匠心了。”
“这种雕工的精细程度,和金蝉的造型,明显就是明代高门大户里才能出的物件儿。”
郑馆长和罗程曾经见过陈林鉴定古董,金局这却是第一次。
他就见陈林只是看了物件很短的时间,就能鉴定出物件儿的详细信息。
这也真是让他大开了眼界。
莫不是真像圈儿里传言的,这陈林天赋异禀。
是属于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存在?
金局又指向了桌上的最后的那个玉片,问道:
“那这个呢?”
陈林眼睛向那个玉片看过去。
这个玉片能有10厘米左右,通体是白色,上面雕刻着繁复但古朴的花纹。
“这应该是件玉壁的礼器。”
“它应该是春秋时的物件。”
“当时的贵族们会在朝觐、祭祀、丧葬中将璧做为礼器用,也用作装饰品。”
陈林想起了春秋战国时,另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文物。
“金局,如果你们采到了这个,应该也采到了同样出自战国时期的另一样东西。”
“那
就是蜻蜓眼。”
“那蜻蜓眼有用陶制的,也有用琉璃制的,非常的有特色。”
金局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确实,他们考古队在那些墓地上,发现了好几种不同时期的古董和文物。
其中,确实有战国时期的蜻蜓眼。
但是,蜻蜓眼这个东西,存世真的不多,有些人连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陈林怎么就知道的那么详细,难道他也有蜻蜓眼这个东西?
“小陈,你见过蜻蜓眼?”金局问道。
“见过,在浦市一个古董行的老板,他身上就戴着一个蜻蜓眼。”
“那个蜻蜓眼是那个古董行老板家里祖传的,看起来不起眼儿,但价格可不低。”
金局看了陈林半晌,又问道:
“你说那些陶器是‘仰韶文化’时期的,但怎么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