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头来到卖粮食的地方,相比较上次,果真长了一倍的价格。
黑面二十文一斤,糙米三十文一斤,白面六十文一斤,白米七十文一斤。
排队的人都挤到了街角,现在大旱,家家户户地里颗粒无收,不用想都知道会涨价,大家都生怕后面再涨价。
大多数人都想屯粮,姜婳也是饿怕了,买完粗盐还余一百一十一两银子,她买了四十两的白面,四十两的大米,摞起来高高的一堆。
除了粮食,她还想找一些高产的农作物,在粮油店里转了一圈,最后在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发现了几个黄橙橙的东西,顿时眼睛一亮。
竟然是玉米,只是不知道这老板是不认识还是怎么的,放置的地方在货架角落里,玉米的状态已经不是很好,上面全是灰。
她差点就看走眼,跟捡了宝贝一样,提溜着半口袋的玉米去找伙计。
伙计忙着给她打包粮食,听见她说要那一堆不知道放了多久的东西,都不用询问掌柜了。
“姑娘,你今日买得多,这东西当送你的,我们老板早都忘记它了。”
可以白捡便宜,姜婳乐开了花,又买了一些豆子,外加一壶酱油,身上的钱还剩余二十两。
她准备去买衣服的,自己的两身衣服又是浸血,又被树枝勾破,就差成布条挂在身上,最重要的是款式并不适合干活,她嫌弃累赘。
跟粮油店的伙计说好,晚点去找他们,包送货上门后,她就赶紧转移地方。
到了卖衣服的店,她一问,成衣的价格是布料的两倍,她这二十两买衣服还不够买全家的,最多就四套衣服,普通的棉布。
卖衣服的老板娘看出来了她的窘迫,这年头能来买衣服的都算不错的了,这会儿大家都去买粮食,买水。
有钱也不会买衣服,她这店都快一个月没开张了。
今日好不容易来个客人,怎么样也得成交,她笑着走了过去。
“姑娘,你要是嫌成衣贵,可以买布料回去自己做,我这里什么价位的布料都有,那些绫罗绸缎我们乡下人也不合适穿,这麻布和棉布最合适,前者耐磨,后者透气吸汗,最适合干活,利落些。”
姜婳一听到成衣的价格,心里已经改变了主意,这些款式也不是她想要的。
索性直接买布料回去,让李氏做想要的款式。
“行,要三尺红色的麻,还要半匹白色棉布,三尺深蓝色的麻,最后要了两尺褐色的棉布。”
哎哟,这是大生意。
老板娘高兴得嘴巴合不拢,麻利地装好她要到的布,最后还送了一些还有利用余地的碎布。
“姑娘,一共十八两二十一文,你买得多,零头给你抹了,好穿下次还来我家。”
这老板娘直接豪爽,又会做生意,她的感观也还不错。
“行,下次肯定还来你家。”
从衣服铺出来,她的背篼塞满了布,疾步往粮油店那边赶,今日得早点回去,不然粮油店的马车回来这一趟进不去城门。
到了以后,她搭着粮油店的马车跟着回家。
坐马车和牛车真是天差地别,东西全部装进了车厢里,都还余一半的空间,她坐在里面一点都不挤。
以后有钱了,她也要安排一个马车,这样进城就方便多了。
因为马车的舒适程度比牛车好得多,她在半路睡意就来了。
一路上要不是需要给伙计指路,她可能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下午到家正是下午,她给伙计说的是另外一条小路,不用经过村子中间,水池的事情,还不能让外面的人知道。
小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人,这个时候,家家户户才开始做饭,在山上那段时间,几乎每一户人家都找到了一些吃的。
村子里也多了前段时间没有的烟火气,伙计也是有眼里劲儿的,没有进院子,只把东西卸下来放在地上,就告辞了。
姜婳一直跟着将人送出村子才返回来,防人之心不可无,谁能保证伙计不会心血来潮,走其他路呢,还是盯着送出村子,比较稳妥。
等她回去,地上的一堆东西都已经不见了,姜家人早就搬进屋子,归置好了。
傍晚,李氏在厨房里做饭菜,她进去想要说说话,才发现,厨房已经没有容身之处了。
除了灶台的位置,几乎全部的地方都放满了东西,不是粮食,就是肉干,还有晒干的野菜。
“娘,干脆我们挖一个地窖吧。”
李氏一听,立马点头同意。
“我早就让你爹挖了,就是你爹总忙,就一直耽搁。
现在家里这么多粮食,还是放在地窖里,我才不担惊受怕。”
姜婳是说干就干的性子,等到第二日一大早,她起床来练了基本功,拿起锄头就开干,地窖的位置选在房子的后头,离屋子稍微有一点距离,大约十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