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州城外的西夏军不敢再攻城,镇远师的将士们可不会让他们消停,不管白天黑夜,时不时的用大火箭炸他们营地,西夏人整天提心吊胆,觉都睡不了。
无奈之下只能退兵,镇远师趁机出城杀了一波,最终五万西夏兵只有不到三万退回去。
嘉佑六年八月,大宋的又一场科举考试结束,赵祯很高兴,发现了两个大才,还是兄弟俩,让赵立庆见见他们。
苏轼和苏辙俩兄弟,赵立庆那是如雷贯耳,特别是被誉为千古第一大家的哥哥,不知道他改变了那么多事,这个第一大文豪还能不能作出那么多千古名篇。
龙卫军训练场旁边的高台上,赵立庆让人把兄弟俩请到这里来。
俩人走上高台,躬身行礼,“臣苏轼、苏辙见过殿下。”
“免礼,两位一起看看这些将士的训练。”赵立庆是故意让他们来这里看看的。
兄弟俩是一头雾水,让他们俩个文人来看士兵操练是什么意思,也不好直接问,苏轼说道:“殿下练出龙卫军这样的天下强军,一举收复燕云,真让人佩服。”
“子瞻(苏轼的字),你觉得这天下是有强军重要还是治理地方更重要?”
苏轼听到他叫自己的字,有点受宠若惊,连忙行礼,说道:“殿下,强军是天下安定的基础,治理好地方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子由(苏辙的字),你觉得呢?”赵立庆接着问苏辙。
苏辙也连忙行礼,“殿下,治理地方更重要一些。”
“你们别老是行礼,这样还怎么好好说话,来,坐下说。”赵立庆早就让人搬来桌椅,茶都准备好了。
落座后,赵立庆说道:“前些日子江南民变,朝廷招安,把他们送到燕云安置,这事你们怎么看。”
苏轼正色道:“治标不治本,以后还能安置到燕云吗?”
“我们老家也发生过不少类似的事,只是没那么大规模,地方官和朝廷出面安抚,再给些利益,事就算过去了,周而复始,要有个彻底解决的法子才行。”这是苏辙的回答。
赵立庆喝了口茶,“要是跟燕云一样施行土地改革,能做到治本吗?”
“能,但会天下大乱,有点得不偿失。”苏轼总是答的很快。
苏辙没说话,显然他也是这个观点。
“还是有其他办法的,你们谁愿意去燕云,在王介甫那边待两年吗?”赵立庆给他们选择。
这是个好机会,前程似锦的机会,苏辙决定让哥哥去,抢先说道:“殿下,家父患病,臣留下照顾,让兄长去燕云。”
真不愧是千古第一扶哥魔,赵立庆心中感叹,“子瞻,你愿意去吗?”
苏轼站起来行礼,“臣愿意去燕云。”
“子由留在汴京,过阵子也给你找个事做,先回去吧。”
“是,殿下,臣告退。”兄弟俩躬身行礼。
燕云今年也是个丰收年,开始有粮商去收粮运到汴京。
棉花收成也不错,可能是比去年早种一个月的缘故,原本抱着试试看的百姓,现在都喜笑颜开,四海贸易收走棉花,跟种粮比起来,多了三成的收益。
赵立庆原本是想用羊毛来发展纺织业,可从辽国过来的羊毛太短,也没那么多,根本做不成一个产业。
现在有了棉花,量还不是很大,没必要拉到别的地方加工,燕云也建不了作坊,没闲人来当工人,就让老百姓把棉花领回家加工,然后再收上来,也能让百姓在农闲的时候多一份收入。
于是王安石又多了一项工作,推广居家纺织业,不过他在苏轼来了以后,就把这个工作交给他。
嘉佑六年十月,在赵立庆的推动下,成立了一个新部门,是中书门下的一个下属部门,专门做宣传工作的,叫‘编辑司’,每个月出版一张‘大宋月报’,
苏辙、吕惠卿、梁焘、曾布、章衡、章惇,这些人都是嘉佑二年科举中的佼佼者,全部被调进‘编辑司’,欧阳修当这些编辑的头头,不过他就是挂个名,哪有时间去做编辑的事,赵立庆也是要借他文坛领袖的名头而已。
还有个叫王韶的人被特意调到‘虎卫军’,很多人都不明所以,赵立庆也是根据他的记忆,把能想到的这些牛人全召集到汴京,为以后做点准备。
苏轼干了一阵子纺织业推广大使后,心中有些疑问,找到王安石。
“安抚使大人,属下觉得干这些事像是个商人做的事,是在给四海贸易做事,不知您是什么想法。”
王安石开导道:“子瞻,你又没拿四海贸易的俸禄,是在帮百姓谋福利,让百姓多一份收入,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属下明白了,谢谢大人指点。”苏轼豁然开朗。
“有了今年种棉花能多收益的例子,以后推广种植会更容易一些,你也要多去很多地方,我安排五十个护卫跟着你,要跟四海贸易配合好,明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