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就近筹粮?”曹嶷问身边的谋士。
谋士们都是摇头。
在北方那1大堆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里,曹嶷还算是有良心的,至少他舍得下力气去发展经济和农业,这几年晋廷推行两年3熟制搞得轰轰烈烈,曹嶷也有样学样照做了,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民间或多或少都有1些存粮。现在定陶这边的军粮告急了,他就想着能不能就近筹1些粮食过来。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谋士们认为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夏粮还得两个多月才能成熟,老百姓家里都没有多少存粮,这个时候强行向他们征粮,他们没法活了,1定会投向晋军的,到时候粮食没征到多少,反倒给晋军送去数以万计的、对自己充满仇恨的青年,那可就糟糕了。
而且就算他们想就近筹粮怕是也做不到,因为晋军骑兵也在周边郡县活动,他们去征粮,铁定会遭到晋军骑兵的袭击,除非他们愿意派出大量部队前去从事这项工作……不过投入的兵力多了,会不会遭到晋军的攻击就另说。
晋军可是1直都在寻找着战机,要在野战中大量歼灭他们的有生力量呢!
石勒则没有那么闲心思,他极力劝说曹嶷抢在更多晋军赶到之前与晋军决战,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击败晋军,不然等到更多晋军赶到定陶,这仗可就不好打了。他这么急着跟晋军决战,自然不是急公好义,要助好兄弟1臂之力————石勒的字典里压根据就没有这些字眼。他急着跟晋军决战,是因为此时他的压力也很大,晋军已经合围了许昌、陈留,大有将他留在中原地区那几万人马1口吞掉的意思,虽然孔苌、支雄已经订结人马准备渡过黄河去增援中原战场了,但面对北宫家父女,光靠他们这3万人马能否讨到便宜,真的难说得很。他必须尽快解决定陶这边的晋军,然后腾出手去增援中原战场,不然的话……
中原战场那几万人马怕是凶多吉少,而战火很快就会烧到河北去!
再者,定陶战场的萧育、桓宣、桓彝等人虽说也是颇为优秀的将领,但跟北宫纯、北宫静比还是差了1截。换句话说,山东战场上这两路晋军算得上是北伐大军里比较弱的,只要指挥得当,将士用命,要击败他们并不难。
至少在石勒看来并不难。
曹嶷犹豫良久,终于狠下心来,同意了石勒的建议。他派出军使,来到晋军的中军大帐,向祖逖递上了战书。
祖逖打开战书看完后,浓眉1扬:“贵军打算与我军在定陶城下决1死战?”
军使说:“是的!我们将军认为两军若是旷日持久的对峙,人吃马嚼都是1个可怕的数字,周边郡县的膏血很快就会枯竭,百姓因此流离失所,他实在不忍心山东的父老乡亲受这样的折磨,所以希望能够在定陶城下与将军1战定乾坤。”
祖逖笑着问:“怎么个1战定乾坤法?”
军使说:“我们将军希望能够毕全功于1役,这1战若是我军胜了,你们退出山东;要是你们上了,我军竖起白虎骑投降!”
中国古代的军队是没有白旗的,如果要表示投降,1般都会竖白虎旗,打白旗投降,那是近代以来才有的习惯。至于凶神恶煞的白虎是怎么跟投降这种绝望、懦弱的举动挂上钩的……那就鬼才知道了。
祖逖点了点头说:“曹将军心里还是有百姓的……不过此事事关重大,我得先上奏朝廷才可以。”
军使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让人把军使带下去,安置好之后,祖逖召集众将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开门见山的说:“我想尽发3军,在定陶城下与敌军决1死战,诸位认为如何?”
中军战内诸位将领,交头接耳,小声商议着,有人赞成,有人在连连摇头。
最后桓宣开口了:“大将军,眼下我军可用的精锐不足4万,而敌军保守估计总兵力在7万以上,几乎是我们的两倍。众寡悬殊,跟他们决战并不是什么好主意啊。”
萧育却有不同的意见:“桓将军此言差矣!我们大军云集于定陶已有1月之久,每天都在苦苦寻找歼灭敌军的机会,却因为定陶城墙坚固,遍布壕沟鹿角,无从下手。如今敌军要主动出城与我军决1死战,这正是1举歼灭敌军主力的大好机会,怎能说不是好主意呢!”
桓宣说:“萧将军,倘若是1个月前敌军要主动出城与我军决1死战,桓某会高兴到晚上睡不着觉的。但是此1时彼1时,当时我军兵力占优,自然可以放心大胆的跟敌军决战,可现在敌军的兵力是我军两倍,骑兵更是我军的十倍之多,跟敌军决战,岂不是以卵击石?”
曹嶷和石勒麾下的骑兵规模确实比军大得多。
跟中原战场那边不1样,淮西山东战场的禁军骑兵规模1直都很有限,最少的时候连1千骑兵都凑不出来。直到后来李睿派遣裴炜率领2千4百名突骑兵过来增援,这种情况才有了较大的改善。现在祖逖也带来了3千5百名鲜卑突骑,在山东战场的军军骑兵突破了7千,这是1个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