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猜的没错,后面的故事确实是以倒叙的方式展开的。
只不过跟一般的倒叙方式不同,叙事视角在几个时间段来回地穿插,“我”一边说着现在的事,一边说着过去的事,一边又说着过去的过去的事。
看到这种叙事方法,莫言想到了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小说,比如那部世界闻名的《追忆似水年华》。
换言之,周彦的这部小说有点意识流的感觉,故事的发展完全依赖回忆。
刘振云看到这篇小说的时候,脑子里面想的东西要比莫言更多,因为他本身就是中文系出身。
在文学评论方面,他的专业性比在坐的几个人都要更强。
西方认为,记忆是一种心理机制,而回忆则不仅是对过去经历的重现,更是作为一种审美机制而具有更深远的诗学渊源和美学品格。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面曾写过,如果灵魂能够把关于美德的知识以及其他曾经拥有过的知识回忆起来,那么我们没有必要感到惊讶。
海德格尔则把回忆作为诗歌的源泉,艺术的母亲,像喜剧、音乐、舞蹈以及诗歌,都出自于回忆女神的孕育。
他手里拿的这个,显然不是一部普通的科幻小说,事实上,前面好多页,他都没有看出来科幻在哪里。
不过随着“我”的记忆回溯越来越多,越来越远,故事开始真正地展开了。
小说的一开始,“我”似乎就抛出来一个答案。
“我”曾是“海尔香舍”的学生,“海尔香舍”的学生都是特殊的,但是为什么特殊,一开始并没有交代。
所以“我”抛出来的答案,是模模糊糊的。
设置悬念是作家的基本功,这一点没有什么奇怪的,不过这部小说里面的悬念设置,更像是《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里面的悬念。
从一开始,就告诉你结果。
只不过,周彦的这部小说,给的结果不似《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里面那样清晰明了。
捐献者是什么?
海尔香舍又是一个什么地方?
为了弄清楚这些东西,他们不得不跟随着“我”的记忆去探索。
看这部小说的时候,刘振云一开始有点奇怪,因为这部小说跟周彦的《树洞》以及《镇长之死》都不太一样。
不过后来他忽然想到了《清水里的刀子》,又觉得这可能就是周彦的风格。
《清水里的刀子》里面的叙事方式,就有这方面的迹象。
莫言看稿子的速度很快,两三百页的稿子,他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看完了。
把手头上的稿子看完之后,莫言看向正在认真工作的周彦,“下面没有了?”
周彦抬头笑道,“你已经看完啦。”
“嗯,看完啦,你的手稿很整洁,看起来不太费力气。”
周彦的手稿确实非常整洁,第一,他的字很工整,并不十分潦草,第二,稿子中间涂改的地方并不多,即便是有涂改的地方,他也留了足够的空间,不至于因为空间小而弄的黑乎乎一团。
“小说肯定还没完,不过稿子就这么多了。”
“啊?”莫言一脸惊讶,之前史铁笙并没有告诉他们周彦的小说没有完稿。
“为什么没有写,是写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么?”
不同的作家,在创作的时候方式不太一样。
有些作家,写作之前,喜欢把大纲弄得非常细致,然后才开始写作。
有些作家,是脑海中有了完整的故事,然后再动笔写。
还有些作家,脑海中压根没有具体的故事,有个大概的想法就开始动笔了,至于故事如何,完全是边写边想。
莫言跟周彦不熟,也不了解他的写作风格。
如果周彦是属于第三种,那可能是还没有想到后面该怎么写。
周彦笑道,“其实也没遇到什么困难,一方面是因为有点忙,没时间写,另一方面呢,是因为一开始想写这个故事的热情慢慢消退了。”
对于周彦的解释,莫言完全不能理解。
要说忙,晚上加加班不就行了?
如果是他有一篇小说待完工,那他可以放下手边上所有的事情,专心来写小说。
而且在他看来,周彦也不是忙到完全没时间写这篇小说。
比如昨天,他们还在一起闲聊天,今天上午也是。
包括他们在打牌的时候,周彦也旁观了,这些时间,不能拿来写作么?
至于第二个理由,他就更加理解不了了。
这部小说已经写了大几万字,只是因为热情退却就不往下写了么?那已经写完的这些算什么,又怎么办?一直放在抽屉里面吃灰么?
而且在他看来,这部小说显然写得很好。
既然写得这么好,为什么热情会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