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携手共度的日子,那些同舟共济的时刻,都是真实存在且不容忽视的情感纽带。
更何况,他们之间还育有一女——高云儿,那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孩子,她是两家血脉交融的结晶,是无法割舍的亲情纽带。
提及高云儿,原本平静的高老太太眼中不禁泛起泪光,那晶莹的泪珠在眼眶中打转,仿佛随时都会滑落。
她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胸口,那里藏着对孙女无尽的思念与疼爱。
沈婧清看在眼里,心中亦是一阵酸楚,她明白,无论两家关系如何变化,对高云儿的关爱与责任,始终是无法回避的话题。
宋氏诚挚的话语在静谧的厅堂内回荡,他的眼神坚定而决绝,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对于此事,他将毫无保留地肩负起责任。
他的话语清晰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金石落地,掷地有声:“这件事,我来做主。玥珠的嫁妆,留下一半在府上。”
厅堂内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庄重威严的男子身上。
他的话语虽简短,却蕴含着无比的分量,仿佛一把无形的大锤,重重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此刻,他不仅是家中的顶梁柱,更是那个愿意为家族付出一切的守护者。
高老太太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正欲开口,却被宋氏一个迅速的动作打断。
只见他快步走到老人身边,动作轻柔却坚决地按住了老人微颤的手,恳切的目光直视着高老太太,话语中充满了尊重与诚挚:“您先听我说,这是留给云儿的。孩子实在可怜,作为生母,玥珠为孩子留下点傍身之物,合情合理。云儿尚年幼,我想这些东西暂由您代为保管。您老,我们信得过!”
这一番肺腑之言如春风拂面,让高老太太内心深处涌动起难以言表的感动。
她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眸中,晶莹的泪花闪烁,最终化作两行滚烫的老泪,沿着满是皱纹的脸颊滑落。
她微微颤抖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感慨:“沈太太啊,你让我该如何说你好呢?”
早先,当沈玥珠在私下里谈及这位宋氏嫂子时,言语间满是抱怨与不满,似乎对她的所作所为充满了质疑与抵触。
然而此刻,面对宋氏这份深沉的爱意与无私的担当,高老太太的心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开始重新审视这位被误解的女子,那些曾经的偏见与误解,在宋氏的真挚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烈阳如火,炽热的光线穿透马车的轻薄纱幕,洒在沈婧清白皙的面庞上。
她轻轻侧首,目光透过朦胧的纱帘,捕捉到一个令她惊愕的画面——那不正是林娴霜么?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又为何匆匆拐入那狭窄的小巷?
“哎,那不是林娴霜吗?她怎么出来的?”
沈婧清惊呼出声,语气中充满了困惑与不安。
她的眼神紧紧追随着林娴霜的身影,直至其消失在巷口的转角处。
宋氏闻声,也顺着沈婧清的指引抬眼望去,但车窗外的世界依旧如常,丝毫不见林娴霜的踪迹。
沈婧清急切的心情溢于言表,她一边焦急地呼唤着,一边激动地指向林娴霜消失的方向,那焦急的手势仿佛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凌乱的弧线。
宋氏见状,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停车的命令。
马车缓缓停稳,他亲自下车,目光锁定那条看似寻常无奇的无名小巷。
青石板路铺得整整齐齐,巷中却空无一人,寂静得仿佛能听见阳光洒落石板的细微声响。
巷道笔直深远,一眼望不到尽头,显然并非短时间内就能穿越的短巷。
宋氏心中暗自思忖,林娴霜究竟是进了巷中的某座宅院,还是沈婧清因为紧张与错觉误认了人?
无论如何,他决定一探究竟。
回到侯府,宋氏心急如焚,径直前往梨花院。
她深知,此刻首要之事便是详查林娴霜失踪的疑云。
梨花院门口,值守婆子早已恭候多时,见宋氏到来,忙不迭迎上前去,面上带着一丝焦虑与不安。
她深知,此刻自己的一言一行,皆关乎着整个梨花院的安危与声誉。
“太太,您回来了。”
婆子深深一福,言语间透出一股坚定,“老奴在此日夜守望,梨花院的大门自太太离去后,始终紧闭如铁,非到送餐时间,绝无半分开启。太太尽管放心,林小娘绝无可能擅自外出。”
婆子言辞恳切,然而话语落定之际,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掠过她的眉眼。
宋氏何等精明,自然捕捉到了这一细微变化,她温和而有力地鼓励道:“你我共事多年,有话直说无妨,不必有所隐瞒。”
婆子闻言,面上闪过一丝挣扎,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压低声音,近乎耳语般说道:“其实……梨花院后墙有个狗洞,平日里虽有杂草掩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