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其子于夫罗在羌渠死后首先想到的是前往洛阳“诣阙自讼”,寄希望于天杀的汉灵帝能够主持公道。
而呼厨泉在“不得归国”的困境之下,竟然还不忘派兵“侍卫天子”。
栾提氏这1支家族的“亲汉”立场是显而易见的。
(张修)更立右贤王羌渠为单于。
国人杀其父(羌渠)者遂畔(叛),共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而于扶罗诣阙(指东汉朝廷)自讼。
(呼厨泉)以兄被逐,不得归国……建安元年,献帝自长安东归,右贤王去卑与白波贼帅韩暹等侍卫天子。
以上,皆摘自范晔《后汉书之南匈奴传》
综上所述,以栾提氏左贤王为首的匈奴左部,与以栾提呼厨泉为首的匈奴右部,已势同水火,尽管这两部皆为栾提氏。
何况匈奴左贤王如今不但已被赵云、徐晃、张辽、渊哥等人打服,而且左贤王在凉州,已经尝到了大汉对外贸易的甜头。
1言蔽之,左贤王心甘情愿做赵旻的打手。
而偏偏…
栾提呼厨泉亲汉!
赵旻所代表的,正是大汉朝廷。
因此,赵旻的策略,便是恩威并施、抚剿同用,目的是把呼厨泉争取到自己这1方,恶心死袁绍。
这便是赵旻的组合拳之3。
赵云想的当然远不及赵旻这般深远,其人对匈奴的了解,也远不及其人的大侄子。
但这并不妨碍赵云洞悉赵旻的意图。
是以赵云轻笑着颔首。
“阿旻,此事几已顺理成章矣,你不必忧虑,此事交于某办理即可。呼厨泉如不服,某亦可如去岁1般远征南匈奴王庭。”
赵云还是希望征战沙场、为国效力。
赵旻这次不好拒绝赵云的请求,只好颔首。
“叔父大人放心,若呼厨泉不识时务,孩儿自当请大人出马。”
赵云对此非常满意。
其人遂起身告辞。
“阿旻,某这便向南匈奴左贤王修书,令其人尽快与呼厨泉交涉,呼厨泉若当真不识时务,左贤王便出师有名也。”
言罢,云哥洒然离去。
于是乎,“大字报”这个大杀器,伴随着赵旻的3个组合拳先后出手,袁绍的日子,即将变得极为难熬。
可以预见,袁绍即便侥幸不被赵旻气死,其人也无法在未来至少35年内向赵旻动武。
赵旻通过自己的险死还生、黄祖的作死行为,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猥琐发育时间。
飞光飞光,即便劝其1杯酒,其也不可能慢慢走。
是以,天下风云,仍在随着飞光那匆匆的脚步,在急剧变幻着。
虽然张绣、诸曹夏侯氏填土围堰的方式根本不得其法,但在数万兵卒的共同努力之下,西陵城外在数日之间,便堆起来两个坡度较缓、且高于西陵城头女儿墙的土台。
西陵城内守卒不是傻子,当然不可能对此坐视不理。
但张绣对此早有防备,他在最初垫土坡之时,便已预先挖好宽仅可容人、且带台阶的壕沟。
【作者题外话】:赵旻开始孤立袁绍。
而且赵旻的策略可行性极高。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其3是兴平元年(194)。
兴平年间(194-195)是兖州之乱的爆发期,兖州“百城皆叛,独完3县”,曹操几成丧家之犬。
叛军的领头人,是颍川太守吕布、兖州州吏陈宫,陈留太守张邈。
高顺作为陈留人,如果彼时还未前往冀州投奔袁绍,那么他有很大概率跟随太守张邈1起叛乱。
此推测绝非异想天开,另有佐证。
如果注意过吕布在建安4年(199)“3面皆敌”(曹操、刘备、陈登)的情况下,留守下邳的两位人选,便会惊讶地发现:
高顺是兖州陈留人,陈宫是兖州东郡人,无1位并州人。
(吕)布欲令陈宫、高顺守城,自将骑断太祖粮道。--《英雄记》
道理显而易见。
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典略》
吕布麾下的兖州人,大多是参与过兖州之乱(194-195)的元凶首恶,他们已经不可能再重新归降曹操。
比如陈宫便因“负罪深”而坚决拒绝降曹。因此由兖州人守城,万无1失。
(吕)布欲降(曹操),陈宫等自以负罪深,沮其计。--《魏书吕布传》
实际历史发展也确实如此。
最终背叛吕布的,是以侯成、宋宪、魏续为首的“旧人”,而兖州人陈宫、高顺却维持了节操。
太祖堑围之3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魏书吕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