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汉末雄风> 第一百四十七章 许都运帷幄,江夏谋千里9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七章 许都运帷幄,江夏谋千里9(1 / 4)

赵旻的“3学制”,实际上是披着太学制外皮、擦着察举制边推行的科举制。

而众所周知,科举制的出现,是中古时代过渡到近古时代的标志物。

在上古时代到中古时代的转折期,士族之所以能演变为门阀,其根源是士族对知识的垄断。

而3学制的推行,便可完美解决这1难题:

因为竹纸和雕版印刷,所以有了大量刊印的标准化教材。

荀彧抚须道:“阿旻以为,将3学制推而广之如何?”

荀彧借杨彪之口喊赵旻过来,主要目的便是想要推广3学制。

但是此时的赵旻,哪里有空绞尽脑汁、劳心费力去推广3学制?

北有袁绍虎视眈眈、南有刘帮主伺机壮大实力,赵旻在尽力保住作死而不自知的大舅哥孙策性命之余,同时还要与黄祖斗智斗勇…

试问值此生死存亡之秋,赵旻这个苟哥哪里有闲心推行发展文化教育工作?

命都快保不住了,读书又有何用?

然而…

苟哥转念1想,老子何不在南阳将3学制施行推广?

南阳郡可是光武帝刘秀的老家、荆州的北大门啊!

南阳郡治宛城之于东汉,便相当于魔都之于华夏。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宛城在东汉的地位,由这首《青青陵上柏》可见1斑。

而且南阳郡遭受战乱的破坏程度,要远远低于颖川和陈留。

更何况,荆州8郡之1的章陵郡、以及襄阳所在的南郡,更是紧挨着荆州南阳郡。

是以赵旻向荀彧眨了眨眼,抚须笑道。

“令君以为,在南阳郡试行3学制如何?”

荀彧心领神会。

“甚善!”

荀彧看向正对赵旻极为崇拜的女婿陈群。

“长文,此事便由你负责如何?如你不明应如何运作此事,可向文举先生请教。”

老丈人发话,陈群不能不听,遑论1直守孝的陈群,本就对推广3学制跃跃欲试。

是以陈群站起身欣然应允。

“大人,固所愿尔,不敢请耳。”

1时间,苟哥赵旻成就感爆棚。

陈群是谁?

那可是历史上提出“9品官人法”的第1人!

如此人物,竟被赵旻掰直了!

思及门阀当道、官位垄断、下3品寒士绝望的时代将不会出现,苟哥心中微微松了1口气。

这时,荀彧又道。

“从文,家兄已知你所言之事,近几日,家兄将单独与颖川各家密谈,今后必不会再有类似之事发生。”

赵旻拜托荀彧所做之事,也是解决细作。

但这“细作”要远比车马行的那些杂鱼高级。

因为赵旻拜托荀彧解决的细作,是颖川士族。

而被袁绍说动的颖川士人,此番在向刘协献计、任赵旻为太子太傅1事之中,发挥的作用1定极大。

至于这些颖川士人是被谁说服…

答案不言而喻。

袁绍麾下的郭图和辛氏昆仲都是颖川士人。

老乡说服老乡的难度,其实并不大,遑论出身名门的袁绍,实力依然雄厚,仍是妥妥的天下最强诸侯。

综上所述,为出于稳妥,赵旻不得不拜托荀彧出面,解决这些颖川“骑墙派”士人。

1言蔽之,苟哥赵旻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内忧外患。

荀彧此言1出,苟哥便再次微微松了口气。

刘艾适时道:“卫将军,老夫已将此事禀明陛下,陛下有诏:令老夫将太子太傅之名载入宗室之册,并注明太子太傅为皇长子之师。”

伏完补充道:“太子太傅,皇后有诏:令太子太傅每旬教导皇长子3日,不得有误!”

苟哥思及对自己情深意重,且酷似自己念念不忘的前世女友之伏寿,登时柔肠百结。

赵旻默默感慨:

老子负宝宝良多也!

其实,苟哥负他所有的宝宝皆良多也。

见诸事皆议毕,苟哥赵旻便站起身。

“若无其余之事,旻便告辞。”

荀彧抚须道:“从文且慢,阿匡熟知农事,此番或将有大用。”

赵旻对此了然于胸。

荀彧的意思是:你欲借道章陵郡,可留下严匡助黄射种植冬小麦。

黄射,便是章陵郡太守、黄祖之子。

荀彧清楚,赵旻此番对章陵郡志在必得。

章陵、江夏2郡若得,刘表所在的南郡将被赵旻包围孤立,届时即便刘表不想投降,也将被荆州豪族裹挟而归顺朝廷。

这便是苟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