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栀璃鸢年>历史军事>我戾太子只想被废> 第365章 卫青,朕就说你老了,你可服老?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5章 卫青,朕就说你老了,你可服老?(1 / 2)

“何为兵形势?”

卫青闻言面露疑色。

目前大汉延续的是先秦的国防思想,主要将统兵流派分作三派,分别兵权谋派、兵阴阳派和兵技巧派。

这些流派虽都是以取胜为目的,但各自的侧重又略有不同。

卫青平日里研究的主要也是这三个流派,而且这些年过去,已经颇有造诣,只是刘据忽然提到的所谓“兵形势”,却令他感到陌生。

不过倒也不能怪他孤陋寡闻。

这是因为现在还没有人正式归纳出“兵形势”这个流派,只有《孙子兵法》中提到了“形”与“势”的模糊概念,在实际用兵中难以真正得到应用,而等到“兵形势”正式被人提出来,已经是距今一百多年的东汉了。

提出这一流派的人,名叫班固。

此人编著《汉书》,与如今的司马迁齐名,合称“班马”。

同时此人还入当时的大将军窦宪幕府,参与北击匈奴之事,促成与霍去病“封狼居胥”齐名的“燕然勒石”之功。

除此之外。

他还有一个弟弟,名叫班超,大定西域的民族英雄,被誉为西域都护府史上最为卓著的西域都护。

而他的妹妹班昭,亦是天朝古代四大才女之首,史称“班大家”。

这才是真正的满门忠烈!

扯得有些远了,说回“兵形势”,可以说大将军窦宪能够“燕然勒石”,便与他提出的“兵形势”不无干系。

但“兵形势”是那时才出现的么?

自然不是!

后世学着研究过“兵形势”的战术特点,发现这种战术其实很早就已出现。

其中楚霸王项羽便是“兵形势”的代表人物之一,虽然未必是最早,但一定是最有名的。

楚汉之争时,项羽以三万骑兵千里奔袭彭城,仅用半日击溃高祖五十六万汉军,创下军事史近乎不可能的奇迹,已经将兵形势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过刘据肯定不会当着刘彻的面拿项羽举例。

更不会提当年把刘邦都打哭了的彭城之战,他现在也是刘邦的子孙,说这些事情多少有那么点欺师灭祖,现在他都已经被废了,实在没这个必要。

于是略微沉吟了一下,刘据解释道:

“其实兵形势近在眼前,我已故的表哥景桓侯便将兵形势用的炉火纯青,打的匈奴毫无招架之力。”

“霍去病?”

卫青愣了一下。

刘彻、桑弘羊与苏文亦是好奇的看向刘据,等待着他做出更多的解释。

“正是。”

刘据点了点头,继续道,

“兵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大将军不妨想想,景桓侯数次北击匈奴大获全胜,是否便暗合了兵形势的特点?”

“另外,大将军在龙城之战、漠南之战,还有高阙奇袭战中屡建战功,所行之事是否也暗合了兵形势的特点?”

“可惜自大将军建立幕府之后,幕下将领谋士愈多,大将军也开始潜心研究军书兵法,了解到的兵法理论越多,听到的建议谋略越多,制定方略时越发循规蹈矩,反倒在与匈奴的战事中再难取得大胜。”

“其中缘由,不知大将军如今是否有所感悟?”

“这……”

卫青闻言面露尴尬之色,心虚的望了刘彻一眼。

这個外甥怎么这么不会说话,怎好当着陛下的面揭舅父伤疤?

桑弘羊和苏文亦是对卫青投去“同情”的目光,此刻他已经成功起到了挡箭牌的作用,化解了刘彻的部分难堪。

“……”

然而刘彻此刻已却无暇对卫青幸灾乐祸。

只是蹙着眉头似是正在咀嚼刘据刚才的这番话……这个问题他也想了很久,世人只道他这一朝得人于兹为盛,却不知在征伐匈奴这件事上,自霍去病英年早逝之后,他就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

卫青?路博德?赵破奴?李息?公孙贺?韩说?……

曾经参加过汉匈之战的将领不少,如今活着并且还能说上名来的也不少。

可是能够像霍去病一样“战必胜、行必果”的将领,他却找不出来一个,无法“先求生而后求战”,否则又怎会在霍去病死后便立刻放弃给与匈奴致命一击的机会,否则又怎会在霍去病死后不久便下《求秀才异等诏》?

如今自己的儿子忽然将霍去病那大胜匈奴的战术给归纳了出来,还将其命名为前所未有的“兵形势”,直指朕都未想透的致胜核心。

如此悟性,难不成……

刘据就是朕寻找了多年而不再得的第二个冠军候?!

朕对匈奴的制胜法宝竟一直就在朕身边?!

朕早该想到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